第(2/3)页 老朱的做法就是这种,只是这种做法伤敌一千,自损八万,太亏了。 小朱是不愿意用的,但小朱用,也会小心用这把双刃刀的。 “非一商之过。” 只要小朱没有一刀砍了他的头,他就相信他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小朱。 现在小朱知道主动权已经不在自己这了。 王贤晨知道自己守规矩,不会杀了他吞掉王家家业,同时也知道他需要那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此时王贤晨是不慌的。 小朱眯着眼,他还是嫩了点,把他身份抛开,这些布商玩死他轻而易举。 “我皇爷爷不管那么多,他说是谁错了,就是谁错了!” 小朱的话给王贤晨不轻的压力,甚至因为紧张,额头上青筋爆出。 王贤晨沉吟许久:“陛下独断朝纲,自然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无商不活!” “国家没有商人,就如一潭死水!” “宋巅峰时,光税收就达到了一亿六千贯,这其中缺不了我们商人的功劳。” “甚至南宋偏居一隅,能撑百年之久,无外乎就是拥有强大的后勤支撑,我们商人出力也是不少。” 坐在一旁的小朱听着,直接目瞪口呆。 这商人是真的不要脸啊,真能给自己脸上贴金。 “宋时的税收大半都是农户贡献了,商人交了多少,恐怕五分之一都没有吧!” “这就是你说的商人对国家的贡献!” 小朱毫不犹豫地怼了回去,自古统治者不喜这些商人,是有原因的。 商人赚取着大量银两,甚至践踏法律走私等等,然后只交那一点可怜的税,就这商人还喜欢偷税漏税。 如此于国有害的商人,谁能喜欢。 此时,王贤晨也有点不好意思,人们聊到宋,都会想到宋朝一年税收极高,商业繁荣,下意识就会忘了,真正支撑国家税收的还是那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 小朱对王贤晨有几分失望了,他是需要一个管理商业的人才,可要是王贤晨没法成为一把合格的尖刀,这次织机事完,小朱不会再和王贤晨有一点交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