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姜宁她们回来的时候。 老娘她们正坐在舅舅家门口的水井旁,家长理短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等靠近才知道。 是关于二大爷女朋友的事情。 那位姑娘,哦不,是那位大妈今年六十二岁,邻村人。 和二大爷认识的时候,二大爷还是个中年大叔。 因为一次下乡的意外,二人相识。 但由于当时的双方都有了另一半,所以并没有摩擦出特殊的火。 可在这几十年后的今天。 不知道哪来的缘分,让二人再次相遇。 简单的问候几句,互相也都知道了对方目前的状态。 同为丧偶。 让双方的话题有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再接下来就是感情的飞速升温。 一段年纪相差十三岁的黄昏恋,就这样开始了。 这些都是姜宁坐在这一刻钟里,吃掉一个橘子,半包瓜子后,所听到的消息。 至于其他关于老娘怎么吐槽这个女人的话语,则都被她忽视了。 因为姜宁并不觉得这大妈的对二大爷有什么企图。 人家二大爷无儿无女,无钱无权的,要说真有资产。 也就房龄三十年的厢房一户,芳龄十二岁的老驴一只。 以及一辆年岁比姜宁还老的二八大杠一辆。 这点东西。 人家大妈图什么? 倒骑毛驴快乐? 还是坐在二八大杠后的爱情? 所以姜宁最后总结的结果就是… 嗯,也许就是真爱吧。 下午。 临行前,姜宁把表姐拉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 然后从自己衣服的贴身口袋里,掏出自己的那个粉色诺基亚。 费力的打开后壳,拿掉电池,取出手机卡。 在田婷莫名其妙的目光中,姜宁把重新装好的手机塞进了表姐的手里。 “自己去办张卡,弄个充电器,接下来需要联系的地方很多的。” “有个手机会好很多。” 田婷知道自己表妹这话的意思。 她也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沉思片刻便干脆的把手机收进了口袋里,并道了一声谢。 随后。 简单提了几句关于后续发展的意见,姜宁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去路上。 姜宁靠在副驾驶的座椅上,耳边听着老娘和姨妈的聊天,感受着路面崎岖的震荡,脑海里却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第三家分店的位置还没定。 目前两个地方可以选。 一个是市中心的时代广场,还有一个是南区的住宅区。 前者位于市中心,客流量极大,甚至能和车站做比较。 但客流属性还和车站不一样。 车站客流都是属于赶时间,应付一下,客单价不会太高,追求的是性价比。 可市中心不一样。 多是逛街,买东西,或是周边工作居住的人群。 他们对于餐饮的定位,更多是口感体验以及经济上的实惠。 这是市中心的正向特点。 反向就是租金高,开店成本大,且周边同类店铺较多。 光是肯德鸡,金拱门,在市中心那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就各有两家。 这还不算其他的餐饮类店铺。 所以竞争非常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