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骑了半个小时,一路颠簸来到了现代船厂。 现在的船厂依旧热火朝天,随着半岛对于海洋渔业一系列开放性政策,许多渔民都来订制渔船出海,甚至也有釜山那边的人来这里订制大渔船。 郑州用接待了他。 “金先生,不知道有何贵干啊?”郑州用让秘书倒了一杯茶。 对于金日天,郑州用印象很深。 从来没有人能那么砍价,金日天是第一个。 金日天试探性的问道:“郑会长,你们现在还有汽车制造业务吗?” 郑州用笑道:“金先生对于我们现代船厂很了解嘛,我的确是开过汽车修配厂,不过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建筑,就连船厂也只是捎带着干的。” 作为一代白手起家的大佬,郑州用的商业眼光毋庸置疑。 他的经历比许多小说的男主角还要传奇,几乎每一步都踏在了时代的拐点上。 在半岛,除了三星就是现代,甚至现代一度超越三星成为半岛最大的财阀集团。 金日天现在要做的,就是积累资本,然后死死抱住郑州用的大腿。 哪怕只做他大腿上的挂件,日后半岛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金日天也不废话,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白纸,那是他昨天一晚上的心血。 “这是什么?” 郑州用没怎么读过书,但是他十分爱学习,创办汽车修配厂的时候,他就自学了汽车的维修,也算得上一个动手能力强的汽车维修工。 金日天的图纸画的极其详细,每个部件都做好的标记。 不懂的地方,金日天还会为他解答。 “郑会长,我观察过了,四个轮子的汽车,普罗大众根本消费不起,但是这款三轮农用车,造价低廉,只需要几千원就能攒一辆出来,而且这玩意儿构造简单,坏了也容易修,不管是成本还是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都很低,特别适合广大的农村用户。” 金日天夸夸其谈,“我想以技术入股,不知道郑会长什么想法?” 郑州用沉思了一会,“技术入股?这个词还挺新鲜。” 金日天笑道:“像爱迪生、特斯拉、安培那些人,都是技术大牛,他们的发明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诺贝尔知道吧?玩炸药那个,每年的诺贝尔奖金就有几百万。 所以说技术入股的确是行,而且是双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