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扶起来歪倒的椅子!” 这都是正常的好人好事,但也有些比较离谱的,比如——“我把家里买的鱼放生了。” “我看一条小狗拴着绳子叫,就帮它解开了!” 冬树听到这里,便冷酷地将这两条划掉了:“这不是好人好事!” 这些都还好,但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之后,这个活动慢慢也有了变化。 家长们知道这个和孩子最后的奖状有关系,也开始参与了进来。 刚开始有个班的孩子捡到了十块钱交给了警察叔叔,班级获得了较高的分数。没过多久,便有人捡到了二十块…… 这之后,数字开始滚雪球一样变多起来,五十,一百,二百…… 学雷锋之前,学校附近可没有那么多人丢钱啊。 冬树觉得这事不太对,但她又说不了什么。 回家后,她和既生说起来学校的事情,既生有些犹豫,他也想获得学雷锋的奖励:“我们要不要……也出去捡钱啊?” 小花的眼睛刷一下就亮了:“我也去!” 冬树摇头:“这钱我们可捡不着,都是有人丢,有人捡,有人认领的一套流程。” 既生立刻明白了,他有些生气,但想到了自己之前的经历,终究没有说话。 虎爷爷吧嗒吧嗒在外面抽烟,听着孩子们说话,他摇了摇头:“这不是瞎搞吗?” 他不记得雷锋的名字:“那个最开始做好人的,也不是为了奖励啊。” 是啊,冬树也觉得,这活动已经变质了,她不觉得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能受到什么好的影响。 “我们不这么干,”冬树叮嘱既生:“不管有什么好处,都不能骗人。” 既生点了点头,但还是觉得有些委屈:“那我最后可能就没有奖状了啊……明明我成绩是最好的……” 冬树想了想,走出门和虎爷爷商量了一会儿。 没几天,冬树在本子上给自己写了一条:“陪盲眼爷爷过马路。”同时,小沈老师还收到了一封感谢信,那个爷爷感谢冬树帮他过马路了。 表扬信加的分可多了! 最近学生们都在忧愁好人好事快被做完了的事情,他们看到了冬树这一条立刻问:“哪里的爷爷要过马路啊?” 冬树告诉他们:“就在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服装店那里,那个爷爷经常在那里。” 消息立刻传出去了。 放学后,学生们呼啦啦往冬树说的地方跑,果然他们在路边看到了一个戴墨镜的爷爷。 哇,孩子们立刻拥过去,兴高采烈地陪着那个爷爷过马路。 盲眼的爷爷糊里糊涂被簇拥着,过了一趟马路,等他到了马路的对面,之前送他的学生走了,又来了一波新的学生…… 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可怜的爷爷已经不止是过马路了,他几乎是左右横跳,被小学生们护送着,来来回回过马路,还闯了红灯。 第三天,学校里便收到了一封信,不是感谢信,是批评信,言辞激烈地批评实验小学的学生带着盲眼爷爷多次闯红灯。 再加上学生们捡钱频率太高,给附近巡警增加了工作量,派出所已经和学校里抱怨过几次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