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31章 修炼之道,名定杓山 看着两人相偎在一起,说着绵绵情话,姜乾没有继续“窥屏”,收回了目光。 原本有溃散之势的红尘气再度恢复稳定,甚至还有极大的幅度的提升。 从第十九年开始,贺铁铸的名声开始向外扩散,最先做出反应的就是黑泽集,其高层全部前来叩见,摆正姿态,更从自己身上剜肉,迁来三十户手艺人,有的善锻造,有的善养桑蚕,也有的善织造剪裁,因为这些人的加入,极大地完善了聚居地的内部生态,红尘气明显增加。 自此之后,周边其他聚落也都陆续遣人过来拜见,除了各种物资上的孝敬外,还有各种手艺人,酿酒,制,营建,制窑,烧制砖瓦陶瓷……“百工百业”逐渐名副其实。 随着这些变化,姜乾还发现,红尘气不仅在持续增长,也变得越发活跃,以往,每次收割只能十取其一,留下九成,一个月后才能逐渐恢复。 待到十九年末,每月收割一成五的红尘气,剩余八成五的红尘气依旧足以让整个聚居地无恙运作,且只需要二十几天就能够再度恢复。 而从十九年下半年开始,仝郭等人在赤矶城的运作成效也一点点反馈回聚居地。 陆续有从赤矶城远道而来的武者投奔,他们三五成群结伴,不乏二三流武者,一流武者也时常有之,如同百川入海,让聚居地一日一变。 仝郭等人到了赤矶城后才发现,赤矶城之变对每个武道势力都是一场烈火炼真金的考验。是去是留,不是落在每个武道势力头上,而是落在每个武者头上,不仅去留是个坎,怎么留、怎么去、去何方也都是一道道坎。 只要有机会,什么手段使不出来?你真做好这种准备了吗?” 何况,咱们这点人手,便是沉淀发展一百年,又能有多少气候? 我巴不得杓山之名传扬开去,来此采宝之人越多越好呢!” 伱现在直接把名头打出去,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别人,咱们后院有宝山?” 我们此处向南二十余里是白沧江,若无意外,白沧集便是我们的聚落名,后来因为一系列变化,此事一直没有落实,等到局面稳定,由我当家,每年都有人提及此事,我一直按着,不是我不重视,而是太重视。 武道势力间的血腥争斗,大家天天挂在嘴边,你以为是什么?兵对兵,将对将,一流对一流,绝顶对绝顶吗? “天地之间,气象万千,便是圣贤也难一一道尽”,姜乾不由得再次回想起沐寒月教育徒弟时说的话。 此刻,贺铁铸面对众人,身后悬挂着一副巨大的简绘地图。 以名言志,这也是咱们的目标,我发现随着聚落扩增放缓,很多人都开始变得懈怠,我希望今日之后,大家能够再次紧迫起来。” 随着这些新人的陆续抵达,曾经的那些老人,除非如刘善长这类本就以智计见用而非修为,要么如樊虎这般天赋异禀之辈,大多都不免在新的变化中逐渐边缘化。 它们的变化,乃至地表聚落的变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微末到繁盛,岂不就是自己修炼之所得? 岁月流逝,人事代谢,乃至沧海桑田,是否就是自己的一次“闭关”呢? 到了二十年初,聚居地的武力格局趋于稳定。 经过几年的摸索,议事会已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规则,除非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情,普通议事员与武人议事员几乎不会出现在同一场会议中。寻常时候,普通议事则由刘善长代为主持,不太重要的武人议事则由议题本身临时指定几个一流武者代为主持,贺铁铸则只把控全局,磨砺武道,不被日常庶务绊住脚步。 刘善长忧虑道:“现在这里是你一人说了算,可杓山营地,可不是一个绝顶高手能够撑得起来的!” 贺铁铸笑:“提前与你说了,你定要劝我三思而后行。” 无论【草莽气】还是【烟火气】,都是【红尘气】的一个小小子类,姜乾不禁想到,阳光通过棱镜可分化为七色,若是条件合宜,红尘气是否还可继续分化出更多性质不同的【气】呢? “杓山内部的情况,大家也非一无所知,这些年咱们也进行了好几次探索,最远的一次深入了近六十里,直到折损了一位一流武者才停止。 刘善长道:“当时你还是个啥都没有的毛头小子,现在你不仅有了偌大基业,更有了幺姐,还有了两个儿子,你自己初心不改,你就没想想他们吗?” 武人和普通人,分明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又像是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随着这种分化,姜乾发现,原本混融一体的红尘气也随之分化成两股。 他们以为,快速激增而显得有些“浮肿”的聚落将进入漫长的平稳沉淀期,以一两代人的时间,将此聚落彻底打造成贺家的铁桶江山,这也是绝顶高手诞生后,一个武道势力的标准成长轨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