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打入内部(求订阅,求月票)-《重生成土,开局掌握生死二气》


    第(1/3)页

    第64章  打入内部(求订阅,求月票)

    四十三年。

    四月初。

    猛烈的狂风从杓山深处吹来,杓山营地正好处在杓山最北端的缺口处,恰在狂风宣泄最暴烈的所在。

    与之一起到来的,是仿佛瓢泼一般的大雨,杓山营地头顶的天空仿佛直接与白沧江相接,天空落下的不是雨,而是一条长河。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杓山营地上下难得的清闲时候,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武人,大家都尽量减少外出,或是陪着妻儿老小待在家中,或是与三五好友泡在茶楼酒肆,又或是长居于秦楼楚馆之地。

    当年贺铁铸动如雷霆,连续数月极速扩张,鲸吞数十聚落,却于四月忽然偃旗息鼓,原因有很多,而天气便是诸多原因中的一个。

    地底,溶洞空间内。

    裴裳躯壳气海内那以十万计的屏幕之上,那囊括了方圆千里之内近两百凡民聚落的影像中,有大半都处在这场大气候的影响之下。

    只不过,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杓山营地。

    显然,从交易小会出来的片刻功夫,此人已经迅速的完成了变装。

    这就是将现在的单向通路变成双向。

    他施展红尘遁后与红尘气融为一体,按理说红尘气过得来,身化红尘的裴裳躯壳就能过得去。

    要是在自己赶路的途中,作为红尘气连线节点的聚落若是忽然投诚去了别的势力,和杓山营地分家怎么办?又或者这些聚落遭遇不可抗力直接破灭又怎么办?

    无论发生哪一种情况,这具越来越珍贵重要的裴裳躯壳就会直接“断线”,遗失在数百里甚至上千里之外的蛮荒中。

    姜乾只是在心中暗道了句:“可惜了……只能怪你运气不好。”

    沿着这些红尘气连线,每次使用红尘遁,可以直接遁至二十里之外,而已红尘丹的储存的能量上限,最多可以连续遁行二十次左右。

    而另一个方向,他则希望每一个由他亲自播撒出去的红尘符文都能变成一个道标,当裴裳躯壳施展红尘遁,身化红尘后,可以直接抵达任意道标所在位置。

    “您要它直接我给我说啊,我可以双手高举,膝行向前,恭恭敬敬的送到您手上啊,为什么要一言不发直接开杀啊!”

    前方不远处,便是城外蛮荒之地。

    查看了一下下次参加交易小会的木牌凭证后,姜乾指挥裴裳躯壳将此木牌直接藏在此地的地下某处,并不随身携带,等到下次需要时再来取出来。

    虽然一路行来没有遇到任何波折,非常顺利。

    等到红尘丹恢复完满,便马不停蹄的去下一处。

    姜乾从纳物袋中取出一块木牌,仔细检查了一下,感受到萦绕其上的一缕异种气息,点头道:“就是他了。”

    红尘阵道,这是一个才开创出来的,崭新的天地,其内值得挖掘的内涵实在是太多太多。

    五月底,月末大集如期而至。

    便是寻常时候,北外城也非常热闹繁华,但每到月末大集之时,尤能让人感受到远超平日的盛况。

    当他发现有一道身影出现在前方,这道身影根本就没有丝毫犹豫,四道攻击符箓瞬间掷出,向裴裳躯壳劈头盖脸打来。

    姜乾也想过,是不是可以用更温和的态度从某个“识时务者”的手中得来此物。

    这对现在的他来说,损失大到完全无法接受!

    可他也不可能真就因此当个缩头乌龟,一直宅在杓山营地这个大本营,比如这次,去其他聚落布设红尘符文,就是必须要做的,不然,他定期收割红尘气这事终究会有隐患留下。

    这场交易小会也是如此。

    对于亲手了结一人的生命,姜乾心中还是有些障碍,所以选择了这种比较婉转的方法。

    现在,他对修行界的一些常识也已比较了解,这成就放在金丹境修士中都不能算差,可以与金丹境中期修士比较。

    此刻,在这囊括了杓山凡民势力全境的适时动态影像中,可以清晰的看见,以杓山营地为顶点,有一个明显的、覆盖范围数百公里的扇形区域尽在这场狂风暴雨的覆盖下。

    被处理的如此干净,很快,这具已经与这片土地充分融合的尸体就会彻底消融在这方土地之中。

    而随之一同消失的,还有正在虚空中准备伺机而动的针形法器。

    这就像是一群正经人偷偷摸摸在偏僻录像厅聚首,录像厅中明明在放着正经得不能再正经的影片,可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期待着一些“不正经”的画面出现。

    姜乾的感受却是,人不是裴裳躯壳直接动手杀的,而是因红尘遁失效被直接被挤爆在土层中,而裴裳躯壳说到底也只是一个供他操纵的“壳套”,而非他本身。

    六月,末。

    大雨虽然滂沱,对他收割红尘气却没有丝毫影响。

    这样一来,哪怕真遭遇什么意外,只要他的意识还有反应的时间,便可将此躯壳回收。

    但每次他沿着两个聚落之间的红尘气连线化身红尘遁行之时,总是免不了有种担忧。

    思来想去,还是直接把人给做了最稳妥,也最省事。

    可这些家伙对这些正经交易都有些兴趣寥寥的意味,而是都怀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别样意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