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四十八年,石岛上依然只有四兽盘踞,再没有增添一位新的访客。 他想到了传说中的法宝生灵、丹药生灵、阵法生灵,似乎就像这样,看上去活灵活现,可以交流,但有时候又会给人一种笨笨的,不会转弯,不通常理的缺陷来。 它们将会如同法则一般给阅读了它的观察者们制定出全新的行为模式,哪怕这种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违逆了这个生命的本能,使其不知不觉间变成为其所用的傀儡。 所以,这是个石盘生灵? 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韩林心中暗暗咋舌。 看了巨蜥蛮兽的情况,黑泥分身又在姜乾的意念下来到巨蟒蛮兽身下,全知视界内,看到的情况与巨蜥蛮兽大同小异。 这次黑泥分身被带着往杓山深处一行,为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让他看到了宅在杓山几十年都没看到的,这个世界的另一番面貌。 而就在这群山羊蛮兽登岛后不久,石岛再次回归沉寂状态的时候,姜乾也将注意力暂时从石岛收回,只保持最低程度的关注。 废材,你恐高吗?请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从今天起,我会让你飞得很高很高!】 以增建的东、南城墙,完全新建的北、西城墙为例,不仅还有不少地段是处在空缺状态,城墙还未彻底合拢为一体,还有更多区域是处在半成品阶段。 状态跌落,资源枯竭,本来那个时候韩林就应该动身返回。 不过,面对那向他照射而来的光芒,姜乾也没有躲避,这些“光芒”就像是投入到茫茫无一物的虚空,根本找不到一个名为观察者的载体,而姜乾,却就是这个虚空本身。 所以,对于韩林这次闭关突破归来,到底是让那“神秘石盘”借着这次老城改新城的契机直接废掉,还是继续给他当“老爷爷”,他的态度一直都在两可之间,并没有特别深入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姜乾也想得很明白。 韩林用了三种方式询问,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答,连一点变化都没有。 而且,他也不可能就此放弃,这个中央大广场验证不成功,还有曾经老城的中央小广场呢,虽然那里显然已经不符合“四通八达、枢纽中心”这一点,他依然会去仔细尝试,若还是尝试失败,他甚至有了要将整个杓山新城全转一圈的心理准备。 而当时他刚完成对进阶天赋的探索,需要海量红尘气来孵化黑泥分身,为了破解当时那种局面,贺铁铸、刘善长、樊虎这些人便享受到来自他的“特殊扶持”。 韩林站在北城门入口处,就能清楚地看见,真正大体建设完成的,就只有远比以往老城门更加高大恢弘的北城门及两端两三百步的范围内,更远处都还像是缺牙孩童啃出来的面饼似的,高高低低,坑坑洼洼。 所以,若是挑个资质好的扶持,说不定扶着扶着人家翅膀硬了,飞了,不回来了,或者间隔很久才回来一次,只是为了拿好处,好处到手就没影了。 第二次帮助贺铁铸,则是仝子义、郭振这两个老家伙彻底放弃了继续在杓山集“创业”的想法,两人彼此常年互斗反倒是帮他们点开了新技能,临到老了把证治才能给开发了出来,想要去更适合玩这一套的赤矶城,杓山集直接到了分家分行李的阶段。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那道突然降临的意念。 真正能为他带来有价值信息的,只有那些修行人。 了解完这两头蛮兽的经历,对于神骏大鸟和巨狼的经历姜乾也就基本心中有数了。 两头?! 夫妻档?! 看到这个问题,姜乾也想了想,他本想顺手把那位前辈给扔掉,都能直接交流了,还要个前辈夹中间干嘛,但想想还是觉得将这个身份保留下来最好。 能够在莽莽蛮荒准确的找到经过刻意隐匿的骨骼残片,在寻找到此物后又能目标如此明确的来到杓山深处,于这隐蔽之地聚首。 若是自己能够同时准确掌握修行界高层和蛮兽高层的动向,完全可以通过巧妙的手段化解掉很多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中央大广场上有很多人,韩林融入其中,就像滴水入海,一点都不显眼,他给自己使了个“隐蔽术”,这不是隐藏隐匿,却能让周围凡民无视他的存在,不会因为他一些奇怪的举动而投来关注。 若有实质的威势之中,还有着强烈的警告之意。 他心中虽然失望,却还是小心的将石盘收了起来,重新放回纳物袋中。 贺铁铸能在那一次出头,而不是刘善长樊虎或者别的人,既有他的扶持之效,也和当时聚居地已经成熟的议事制度有关。 直到四十八年,感受到石岛没有任何变化发生,姜乾也不确信这场等待会持续多久,他也不能一直让黑泥分身处于太过被动的状态,虽然他对石岛上的后续变化有着期待,但更希望掌握更多主动权,而不是以一头筑基蛮兽的视角长期被动等待。 随着哗啦啦的破水声响起,沉寂了两年的石岛瞬间苏醒过来。 至于“宿主”“系统”“新手测试”这种和此界风格差异很大的词句,也不是他恶趣味,而是他主动埋下的一个引子。 下一瞬,光滑的石盘表面有一点异动出现。 没有好事发生,也没有坏事发生,姜乾有些不明所以,却也将定期吸纳红尘气这事继续了下来。 所以,成功入道后,韩林很长一段时间都沉迷在修炼之中不可自拔,自从修行以来,他就没有感觉修炼是可以这么顺遂无阻的。 没过多久,石岛再次沉寂下来。 简单,纯粹,没有杂念,明白,通透。 红尘气倒是被他如以往般轻易吸纳了,但,他却什么变化都没感受到。 贺铁铸出头那叫变法,换刘善长樊虎中的一个出头就叫愅命了,而很显然,当时才几百人的小聚落玩不了那样的高端局。 不过,就他本心来说,他更倾向于借着这个机会将韩林的奇遇废掉。 这个天赋黑泥分身,早在其还没有完全孵化出来之前,姜乾就已经知道,这不是老母鸡下蛋,可以源源不断的出来。 不是近乡情怯,而是,那个从四年前就宛如心魔般横在心间的一个猜测。 姜乾心中升起明悟:“这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具体以什么形式呈现,完全取决于‘阅读者’自身,以最能让‘阅读者’理解的方式传递其意图。” 更多的人力反而被投入到了新城之外的大开荒上,但因为死瘴污浊之气的缘故,那基本都是青壮年的工作,跟着全城热潮忙活了一两年的老人们也逐渐回到了原有的生活节奏。 这般想着,姜乾就发现,当他“看着”那道意念的时候,那意念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文字如同一个个自发光的光源体一般,将其光芒向他这位“观察者”投来。 在下一次进阶之前,这团黑泥分身,就是唯一的一个。 只不过,巨蟒携着它的幼崽们是在大地中潜行,他找到的那块骨骼残片是位于一个幽深的大峡谷内某个不起眼的角落。 最大的不同便是,这只蛮兽现在只是一个空空的躯壳,若将身体视为一个房间,灵魂意识是这房间的主人,那这蛮兽现在就是个无主空房,不仅原主已经没了,连鸠占鹊巢的临时住客现在也暂时离开了。 姜乾“看着”那道意念,就像是翻开了一本奇特的书籍。 姜乾心中也在考虑着与他有关的事情。 考虑到这种状态的自己不适于长期暴露在大天地之下,他便没再继续,返回蛮兽躯壳之内。 很快,随着新一轮的红尘气收割完毕,他就意识到原本只有半径一米的全知视界是如何成长到这般规模的了。 巨蜥蛮兽单是头颅就大到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好在它沉睡时四肢匍匐,身躯和头颅都贴在地面,当姜乾以黑泥分身从岩面下无声潜行到巨蜥蛮兽头颅下后,全知视界的范围刚好能将它的头颅完整的囊括其中。 这石盘的本质就是杓山很常见的一种石材啊,除了质地坚硬也没别的特殊,修城墙铺街道广场用的都是它。 他双手捧着石盘,意识中则再次浮现出驱尘符的符文结构。 【叮——】 巨蜥蛮兽和它的四只幼崽生活在蛮荒更深处的某个大泽之中,日子悠闲而惬意。 两头巨大的蛮兽破水而出,一头黑山羊,一头白山羊,黑山羊在前,白山羊跟随在后,另外,总共足有十三只山羊幼崽咩咩咩的跟在它们旁边。 进可攻退可守,看将来形势变化还可以灵活调整。 …… 资质驽钝,脑袋不灵光,别人轻松一遍就会的知识他得学千八百遍才行,这反倒不再是缺点,而是优点。 修行人对红尘气的排斥是天生的,并不以其本心里对凡民人世的态度而改变。 于是,石盘上出现一行文字。 【这不是现在的你有资格知道的。】 “没有。” 但他却硬是又拖了半年,翻出那些曾经让他晦涩难懂,看得人头晕脑胀却不解其意的阵法书籍,虽然看起来依旧不轻松,但他还是咬牙硬啃下了五六本,虽不敢妄称阵法师,但也勉强算是个合格的阵法爱好者,凭着这个资格弄到了三枚基础阵法玉简,他这才踏上了返程之路。 这是他在四年前就已经预料到的一种结果,虽然失望,却也反倒有种另个靴子终于落了地的感觉。 他将大半心力从石岛处收回,主要精力再次回归到对红尘尸道、红尘阵道的研究上,以持续完善整个红尘道修行体系为日常。 倏忽之间,时间就已经来到四十九年。 直到现在,这道意念依然安静的悬在巨蜥蛮兽意识的正中央。 而且,“系统”也从来没承认自己是这块石盘。 一身平平无奇的韩林再次回到杓山营地。 姜乾感觉这种方法很精妙,这甚至是值得自己学习的,自己若是也能娴熟的利用这种技巧,不仅可以对不同的语言进行“转译”,与那些压根没有语言意识的低智慧生命也能达成交流。 明明智慧低下的巨蜥蛮兽,却能够克制住本能的欲望,在寻找的过程中,始终注意隐蔽自身,哪怕是发现修行者这类蛮兽死敌它也选择隐匿——这也是修行人始终不曾注意到此事的主要原因,因为与蛮兽常年厮杀的他们早已形成了一种印象,一旦修行人与蛮兽遭遇,除非力量悬殊到生命层次上的差距,让它们从血脉层面感觉到死亡威胁,同境界相遇,蛮兽总是那个率先发起攻击的一方。 姜乾发现,在所有的等待这种,反倒是他这个自诩最有智慧,也最为超然的冒牌货是最没有耐心的那一个。 可现在,他的想法却完全变了。 距离中央大广场越近,越能感受到人烟辐辏、市井繁华,热烘烘的感觉也越发强烈,韩林心中的期待也越来越浓。 “四方八达,枢纽中心……就是这里吧?!” 他深吸一口气,心态反而变得坚定起来,将那些忐忑迟疑尽数收起,顺着宽阔平坦的北街,大步向中央大广场走去。 什么鬼?! 这到底是个什么鬼?! 这石盘是被什么邪恶存在附体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