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81章 试点验证 这股新分化出来的红尘气,既不同于在普通凡民间产生的烟火气,也不同于武人间形成的草莽气,整饬、沉重、森然、坚挺,自带一股凛冽锋芒。 而这恰与姜乾理解中的军队天然契合。 于是,姜乾便将之命名为军煞气。 最开始,这股气并不显眼,非常微弱,若非他经常利用裴裳躯壳巡视全城,是以才在此种红尘气初显之时便发现了端倪。 随着杓山集正式升格为杓山营地,势力范围极速扩张,广大的疆域聚落要求杓山营地必须具备一支更专业、更规范的军队体系,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由一群武道前者组成的打手团体。 招募、训练、维持,专有的军规军制、完整的升迁制度、对专业技能——发动战争和防御的反复磨练……这是一整套的、成体系的、且内在自洽的全新事物。 当这样一支军队从无到有的成型、成长、壮大,军煞气也随之一天天壮大,且持续与草莽气划清界限,在最开始,此气与草莽气之间并无太过鲜明的区别,是在杓山营地对军队建设的持续摸索和完善中逐渐泾渭分明的。 且通过凡民的思维姜乾还了解到,在安全的后方,这些凡民虽然也有邦国,也有军队,但却算不得强大,因为修行人的存在,对后方凡民来说既是一种无微不至的保护,也是一种无所不在的限制。 虽然修行人从来没有明说“哪些你们该做哪些你们不该做”,但常年的默契共存却让彼此都很清楚自身的定位,凡民邦国最大的作用就是稳定发展,为修行界持续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仙苗。 而一旦凡民邦国的生息发展到了极限,再无新的荒地可以开垦,向外发展即将进入激烈内耗的时候,往往便是新一轮开拓战争发起的前兆。 杓山营地本来就是一个武风极盛、武人极多的所在,加上贺铁铸刘善长等人对于军队的要求历来都是在精不在多,宁缺毋滥,在杓山军中,没有炼筋骨的实力,连军营大门都进不了。 很多道理,哪怕揣摩上十年,也不如一次简简单单的试验来得有效。 他这也绝对算的上是修行界独一无二的特例了,想要修行——不急,等我先创造出一门契合的修行道再说。 而凡民邦国维护自身统治的法理从来都不是武力——在修行人遍地的世界,凡民的任何武力都不值一哂,秩序、法理、规矩才是。 虽然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同样是不想破坏白象躯壳的“纯洁性”,其最重要的特性便是与大地的极致亲和,要是修炼了尸道,哪怕是单体实力变得更强,也是得不偿失。 但这种思考本身却是有价值的,姜乾甚至想,以后或许自己每入手一件新的、有价值的躯壳,自己很可能都会想一遍这个问题。 杓山营地作为此次开拓“红尘线”的尽头,也即凡民开拓的最前沿,地广人稀,更少的凡民却需要面对更加广袤的蛮荒,偏偏又出现了贺铁铸这样异类,个人武力站在了凡民层次的最巅峰,将范围覆盖上千里的聚落全部拢在麾下,为了持续加强分散各地聚落间的联系,实际的需求催生出了这样一支专业军队的诞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