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仅对那些在开拓兵锋到达之前就主动往更远处迁移的蛮巫异常和善,便是那些反应迟钝,走得比较慢的蛮巫部族,只要不是真心头铁要和他们硬撞的,他们都有耐心等他们主动离开。 他临到队伍上空,一股强横的意念将所有人笼罩:“你们缘何出现于此?” 就在这时,一道凌厉的虹光从斜后方的天空电射而来,哪怕那虹光还远在天边,其强横的气息就已经压得七头翼龙蛮兽组成的飞行阵型瞬间凌乱。 这也是现今蛮道、巫道相比于修行之道最大的弊端所在,重修力而不重修命。 修行人的开拓脚步从不停止,而凡其脚步所及之地,哪怕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蛮兽,要么陨落,要么逃走。 那些死瘴污浊之气并不会被屏蔽在体外,反而会凝聚与皮肤体表,变成他们强大的根源,最可靠的、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武器,可以随着他们的成长一起成长。 有石头堆砌的高大院墙和房屋,有碎石子铺成的泛白的道路,更有大片的田地和在田间路上劳作往来的行人们。 姜乾冷眼旁观了全过程,很快,队伍便已如常上路,而自那位道装老者倏来倏走后,站在这具躯壳头顶的巫师心思异常活跃,让姜乾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直到那头金丹翼龙蛮兽发出奇特的“咕咕”声,其他五头筑基翼龙蛮兽纷纷停下捕猎返回,陆续聚集到金丹翼龙蛮兽身后,姜乾这才操控此躯随之一同返回。 但死瘴之气除了对生命的戕害外,更大的危害是对智慧的蒙蔽,这也是此界土著野人长期蒙昧不开化的重要原因。 他们不是这场大祭礼的主角,只是看客,大多数人因为距离遥远,根本无法看清中央在发生着什么,但他们的兴致却丝毫不减,依然瞪大双眼看着。 与此同时,随着这一行人的到来,整个部落都开始连轴转了起来。 拿定主意后,白象躯壳从原本的淤泥地中消失,再次出现时,已来到这头翼龙蛮兽下方的湖泊淤泥中。 很快,虹光便已来到近处,显出一个道装老人的身影。 这也是蛮巫一族在面对修行人时的底气所在。 以他长期掌控半步化神躯壳的经验,要让一头筑基巅峰的蛮兽实现血脉升华,还真不是一件难事。 此刻,通过翼龙蛮兽的双眼,姜乾分明看见那两位天巫正各自站在一件骨器之上,从孤峰所在方向朝营地快速飞掠而来。 “巫”之一道,门槛高,普适度低,适合走这条道的人比修行界普通人中仙苗诞生率更低。 通过白象躯壳对周边数百里之地的反馈映照,他清楚的知道,头顶上方有一座突兀而起的孤峰,在这各种大山脉层出不穷的蛮荒,这座孤峰一点都不出众,显得非常普通。 在修行人降临此界的第二个千年中,量变引发了质变,修行人眼睁睁的看着“土著野人”进化成了“蛮巫”。 如眼下这位地巫老者,巅峰时期或许可与金丹中后期一较长短,现在却只堪堪与金丹初期修士相若。 黑泥分身立刻潜出,当此翼龙蛮兽张开獠牙大口在湖泊中追逐吞噬鱼群的时候,黑泥分身直接顺着它的嘴巴进入喉咙一路进入其胃袋之中。 “蛮”之一道,门槛低,普适度高,只要是健康成年的蛮人,基本就可以迈入蛮道第一境。 仔细来回看了看,姜乾放弃了那头金丹翼龙蛮兽,虽然寄居这具躯壳可让他更容易获得一些信息,可受到的关注也大,而且,让他模仿一头被驯化的蛮兽,困难也不小,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彼时的他们,连完整的力量道路都没有,连修行人对他们的称呼也都是“土著”“野人”等字眼。在胡乱的摸索中,能随机出现一两个筑基金丹层次的个体就已是极限,且这样的方法几乎无法复制。 在掠过众人头顶后,两人脚下的蛮兽膜翅扇动,身形在空中一折,直接往旁边大湖掠去。 这近百人分成明显的两个群体。 现在,他也并不是那么急切的想要去接触这些蛮巫高层,他反而对摸清他们的整个风貌更感兴趣。 这两条道路各有优劣。 与此同时,通过全知视界将站在这具翼龙躯壳头顶的巫师,还有十余名歇息在翼龙躯壳背上的蛮人思维来回翻阅了数遍后,姜乾对此界蛮巫的道路也彻底清晰起来。 修行人统一将他们蔑称为“土著野人”,他们没觉出里面高高在上的歧视,反而有种恍然大悟感觉——原来我们都是同类啊! 形似一口直径超过一公里的大锅。 当然,这里的“修行人”一般特指金丹,元婴乃至化神层次的修行人,这和开拓战争的模式有关,化神强者在开拓战争的最前沿,其次便是元婴和金丹。 入驻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操纵此躯往湖底笔直下潜,最后,大嘴张开,将一大团淤泥吞入腹中,藏身在淤泥中的白象躯壳随之一起进入翼龙蛮兽的胃袋之中。 这让修行人不得不怀疑这方天地本身在暗中默默地“拉偏架”,他们可不希望自己成了帮助蛮巫再次蜕变进化的磨刀石。 这就是现在修行人和蛮巫部族相处的模式。 他们主动寻找那些距离修行人太近的“同胞”,主动的躲避在修行人的开拓兵锋之外,数百上千人的小部落开始向数万甚至数十万规模的大部落升级转型。 而此刻,姜乾驭使的白象躯壳却正站在忽地淤泥之中,静静的看着七头在水中嬉戏的蛮兽。 在这座孤峰旁边,有一个方圆四百余里的大湖,在一处环境适宜的临湖岸边,驻扎着一支近百人的队伍。 夜晚,大祭礼现场。 蛮巫道路在此界有着极其悠久而古老的历史,只不过,一直都是零散而不成体系的,更近似乎各种“土偏方”一类的存在。 在此之前,他们的智慧只是间于兽与人之间的蒙昧混沌状态之中。 他们星散于这方天地各处,很多时候,可能方圆万里之内才只有一只数百上千人不等的原始部落,彼此之间几乎老死不相往来,没有文字,语言不通。 从迭木尔孟十七那里,姜乾就已经知道,地巫与金丹相若,天巫则与元婴修士相当,大巫则与化神处于同一力量层次。 头顶疾掠而过的巨大身影卷起一阵狂风,差点将简陋的营帐卷到天空,地上的众人有的抬头看了看,笑着摇摇头,并没有理会,更多的则更是连抬头观望都没有,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另有六位麻衣长袍身影分别飞跃到六头筑基翼龙蛮兽头顶,其他皮甲武装身影携着各种包裹飞跃到六头筑基翼龙蛮兽背上。 姜乾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主动给自己腾位置了。 他们此刻正在将此物迅速拆卸下来,分别装入腰间一个兽皮袋中。 若论对蛮兽胃袋的了解,他至少也是大宗师层次的水准。 七头翼龙载着这一众身影飞跃四百里大湖,始终不停的在空中极速飞行着,中途除了两次转向,其他时候,连丝毫回避都没有,哪怕下方有着元婴蛮兽的强横气息,两位天巫也都联手以更强横的气势回压了过去。 一位同样身着麻衣长袍,有着地巫境界的老人领着数位巫师从旁边一个形制粗犷而高大的石砌房屋内大步迎了上来。 他们激动而期待的来到他们面前,他们对其抱以和善的微笑,手指在一个小罐中蘸了另一种颜色纯黑的墨料,同样一指轻点在来人的眉心。 随着七头翼龙蛮兽逐渐降低飞行高度,狂风拂面,他们却反而更加手舞足蹈的欢呼。 老者身影忽然再度化作虹光消失在天际,让在场除两位天巫之外的所有人都满心疑惑,不知道这位老人家玩得是哪一出。 “噗通——噗通——噗通——” 而那些修行人对他们这些“土著”的态度也并非一直都这般“和善”,三千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换了三个“嘴脸”。 在其降临最初的一千年里,修行人看待蛮巫土著和看待蛮兽几乎没有任何不同,只要是开拓途中遇到,只要是顺手,随手就抹杀了。 地巫的力量层次与金丹相当,天巫力量层次与元婴相当,可前者的寿命却比后者差了许多,且随着生命进入暮年,力量也会大幅度降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