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要是能够突破到化神之上,意识强度又能够提升多少?” 那么,若是两次苏醒间隔如此悬殊是因为自身状态不同造成的,那么,观照极限从两米直径到两万米直径这么悬殊的差异,对自己该是有明显的影响才对。 以一个月为例,修行界凡俗社会能为这片红尘汪洋提供相当于其总量六成的红尘气,而蛮巫部落每个月都能为这座新生的蛮巫红尘汪洋提供十成的、完全与部落等量的红尘气。 “那道金色剪刀虚影,到底是什么形式的存在? “第一次,三万六千沉浸者一起过来,为什么偏偏就我一人会意识沉寂将近一千六百年,而其他人除了身魂联系被断,与原世界彻底失联之外,并没有遭受额外伤损的样子?” 曾经,没有丝毫人烟气的白沧江两岸也已经有了稀稀疏疏的凡民,他们乘坐着大小不同的船只往返于白沧江两岸,而他们也为此地提供了稀薄的红尘气。 而提升意识强度的办法,笼统来讲,是对大道更深入的领悟。 和修行界的凡俗势力哪怕疆域比邻,却也彼此独立,各成一家不同,蛮巫部落之间看似相隔极其遥远,但所有蛮巫部落在精神上都共尊上古孟国,在现实层面,方方面面也都遥遵祖鼎圣殿的意志。 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的黑泥分身如此“有缘”的正正相撞,这得是多么大的缘分? 将近半月之后,白象躯壳从大地之下无声接近到裴裳躯壳隐藏的地方。 然后,姜乾停止了动作,但被他关注的蛮巫部落中,一个个全新的红尘符文开始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般开始源源不断的出现,并迅速均匀的分布在这个部落之中。 …… 随着裴裳躯壳完全融入,姜乾对这个人数规模也就十万左右的蛮巫部落也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其红尘气规模居然可与杓山营地人口达到百万人时期相当。 世界这么大,两个世界直接往返的路真就只有这么“窄窄”的一条了呗? 那个金色剪刀虚影固然强大,可从他全知视界看到的情况来说,也没有强到将整个世界团团包围,水泄不通,连一只蚊子苍蝇都不能进出的程度。 但与杓山城区相比,这点稀薄的红尘气几近于无。 然后,白象躯壳迅速深潜到大地深处,开始极速遁行,十几天后,再次来到蛮巫部落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 “看来,影响红尘气规模的,除了人口这个因素外,人均身体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观照极限的变化对苏醒间隔的影响几乎为零。 在看到这一个部落红尘气的同时,姜乾还“看到”,远处虚空之中,正有一条条红尘气形成的沟渠与这个部落的红尘气相连。 从事后追溯,这原因更是可以直接锁定在“幸运黑泥”之上。 这些诞生于蛮巫部落的红尘符文自动从这片由修行界凡俗社会形成的红尘汪洋中脱离出来,单独于一片虚无之中抱团存身。 晋入元婴之后,红尘遁已经彻底化入裴裳躯壳的本能之中,消耗的红尘气并不多,隐秘至极,速度也是极快。 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可不可以看做两个智慧人族在这个世界的长线发展趋势呢? 裴裳躯壳再一次消失,下一刻便已经出现在了白沧江对岸的二十多里之外。 就像是两头同样都是领地意识极重的顶级猎食者,出现在同一个海域,很快,双方就会在汪洋海域之中正面接触,狠狠较量。 要将那剪刀虚影彻底磨掉,乐观估计,强冲次数也不可能少于三位数,要是每次间隔就需要十年,那我岂不是要把几千年的时间全耗在里面?!” 和修行界凡俗社会连成巨大的一片不同,这个红尘之界清晰反映了不同蛮巫部落之间真实的空间关系。 还是说,这就像是个鱼笼,进得来?出不去?” 即便还有其他因素存在,意识强度的不同也必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 白象躯壳无声上浮,来到隐藏的裴裳躯壳地下,忽然张嘴一吞,将裴裳躯壳完完整整的吞入了腹中。 而就近期而言—— 很快,一座新的红尘汪洋开始在这片虚无之地从无到有的出现。 这比修行界凡俗这会中的普通人的身体素质何止强了百倍!所谓绝顶高手,在蛮巫一族,也都只是随便拎个族人便能对付的弱鸡。 白象躯壳深藏在一个蛮巫部落下方的大地深处,姜乾借着半径十公里的全知视界看了看地面上蛮巫部落的情况,裴裳躯壳便从白象躯壳之内遁出。 “其他方面的因素我干预不了,唯有意识强度,是我自己能够干预,甚至可以完全自主的领域。” 而当时与幸运黑泥融为一体的我,当这股打击来袭之时,在我自己没有任何察觉的情况下,幸运黑泥就已经主动与对方冲撞了一次。 “当年,其他人都没事,偏偏就我有事。” 姜乾“看向”那比之二十年前最盛时期还大了许多倍的“红尘汪洋”。 “提升对大道的认知,努力提升各个躯壳的境界。” 现在,这片虚无之中,便是以千万计的蛮巫红尘符文,还有其上一座蛮巫红尘之界。 彼时,小江南,甚至白山宗这些现在已经合法化的“乾辕根脚”,将再次变得敏感起来。 心想,要是距离再远点,红尘气彻底消耗光,处于传送中的裴裳躯壳岂不是要被彻底甩出来? “看来跨距离传送也不是无限制的,以后得注意。” 处理完此事,姜乾心中松了一口气,将心思彻底沉下来,关注起杓山新城这些年的变化。 现在,已经是他苏醒后的第一百二十一年,距离贺文等人开始编订《杓山武典》也已过去了将近三十个年头。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