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首先让他惊讶的就是韩林想出来的解题办法。 “您也承认,机械计算出来的结果,比人脑计算更加可靠可信,对吧?” 其实,这段时间的经历,罗凯也感觉非常新奇,甚至惊奇。 “弄一个与机器自动匹配的自动传送带,可以将这些卡片源源不断的往机器卡槽里喂,并将那些通过检测和未通过检测的分开放。 罗凯脸上忽然生出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不过,很快,他就将这情绪收敛了起来。 虽然这个结果依然让他感觉非常不可思议,但随着全过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走下来的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仔细想了想,罗凯便道:“两个思路。” 然后,他对脸上喜色未消的罗凯道:“所以,两个月,你再帮我两个月。” 作为贺文的亲传学生,接触到的不是一代代新生代中的佼佼者,就是如薛昆、毒王蜂这些迄今依旧站在潮头的先行者,感受就更为深刻。 最初,他对幻阵这种对机械设计者来说堪称神器一样的玩意儿充满了赞叹,现在,他却觉得,要是幻阵没有这么离谱就好了。 时间宝贵,韩林一刻也不耽搁,已经开始以甲方身份开始提出新的要求了。 韩林依旧点头道:“确实如此。” 罗凯疑惑道:“这不是您的幻阵吗,要提高效率还不简单,您让它从一台变成两台,效率就提高了两倍,变成十台,效率就提升十倍,您想提升多少,您就能提升多少,还需要我干嘛?” 看到有读者喊加更,不犟嘴,继续码字。 见前辈又要开始“秀智商”,罗凯却赶紧打断道:“好了,前辈,咱们现在就开始吧。” 一步先,步步先。 可唯有罗凯他们这些身在局中者,才能感受到,这短短四十六年间,铁血军煞道就走过了其他修行道路可能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会彻底走完的“发育期”。 而他之所以能将此物创造出来,眼前这个幻阵至少有八成的功劳。 罗凯已经放弃了挣扎,道:“待会儿咱们一起来试吧。” “有趣,真的有趣!” 韩林点头道:“虽然它们拼凑起来的结果令人不可思议,但就每一个过程而言,确实简单得就跟常识一样。” 然后,他终于确认,某种程度上讲,罗凯确实是个非常特殊的另类、特例。 他看了看旁边脸上殊无喜色的罗凯,笑着安慰道:“放心,接下来的验证就不用你操心了,我多些时间也就是了。” 而当他将“视线”集中在罗凯一人之时,他很快便发现了他那异常特殊的状态。 而我们的机器是可以对所有节点都进行检测的,所以,只需要经过更合理的配置,理论上可以对一百个阵法结构同时进行流水线式的检测。 用他的理解,这与其说是“设计”,倒更像是“描绘”。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他曾在垃圾山中捡到一本至少有着几百年的科普读物,上面有两页内容介绍蘑菇蛋的作用原理和制造工艺。 后来,姜乾甚至干脆将更多心力用在对罗凯特殊状态的关注上,而不再是他和韩林两人进行的工作。 罗凯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要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哪怕作为贺校长的学生,不至于连单独开个小灶的福利都没有,但彼时突破的金丹境,和现在就突破的金丹境,根本就不再是一回事。 韩林摇头道:“这思路就不对,效率不是这么提高的,这和做一万以上的加法就弄出个有几万个齿的大齿轮有什么区别?” 作为一名阵法师,如果我对阵法的判断依据完全来自于机器,那到底是我在操控机器,还是机器在操纵我?” 他确实想要借着给韩林出题的机会,一举多得,顺便给修行界一股新的思路,新的启发。 然后再解释一下,我说的是每多一百月票加更一万字,我的想法是直接在每个章节上增加字数,而不是额外加章节。你们应该能感受到,之前几天的日更量都超过了一万,要么一万三,要么一万一,这其实就已经是在兑现承诺了。 之所以这样,其实很简单,我不想跌均订,章节数越多,均订数据就越少,而有很多资格均订数据是硬指标,比如,上战力榜需要均订过线,全勤也要均订过线,精品与否更是直接以均订来判断,现在一天两更均订都涨得很慢,要是加一更,当天的均订数据大概就要变成负增长了。 不过,这是第一次,我还是先加更再解释,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如果觉得这样没感觉,那么每次月票过百,我就还是再额外加一更,字数还是满百加万字的承诺。 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