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65章 没有尽头的守望(一) 在接近到那颗规则圆球十公里范围内之前,姜乾只能通过这具熔岩生物的感知能力辨出其外在形状,确认其与自然造物之间巨大的不同。 这颗圆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情况,姜乾却一无所知。 不过,只此一点,就够他看出很多东西。 那规则圆球的表面,有一层特别的涂装,透露着胶质果冻般的质感。 仿佛一颗巨大的熔岩生物心核安静的停留在这超高温、超高压的地心深处。 姜乾心中明悟,在看到这颗规则圆球后便在心底升起的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在发现这颗人造圆球之时,姜乾心中就升起一个疑问。 需要什么样的科技水平,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造出这样一颗圆球? 何况,通过种种迹象他还有一个判断,那就是这颗圆球出现的时间,大概率在天变之前,即一千六百多年前! 当时的地星“土著”,无论是乾辕,还是地星盟,都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 …… 一是“大义名分”,不管内里情况多么复杂,但在“外人”眼中,地星盟就是整个地星文明的代表,话事人。 二是“路线坚持”,这也是曾经乾辕与地星盟最大的冲突所在,而在这一年之后,这个冲突点消失了,乾辕主动低头服软了。 因为有很多大国,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并入地星盟的,地星盟也根本不在意其内部如何治理,权柄如何分配。 圆球内部种种被越来越多的纳入到全知视界范围之中,姜乾心中原本有关“外星人”的担忧,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但这种依靠材料本身特性,还是比依靠超高科技让他更觉“安心”些。 经此厄难,乾辕就像是被一棍狠狠敲碎了脊梁,彻底失去了与地星盟争竞角力的资格。 若是失败,那便是重现五十年前的惨剧,爆散成五百团血沫肉泥; 若是成功,他们当然就更不会上来了。 这一年,便是“公示期”的最后一年,也是乾辕还能够“自由挣扎”的最后一年。 而这颗直径十六公里的圆球内,那让姜乾熟悉的沉浸者营养维持舱,则足有四万个。 而这八个区域之间,却是完全隔绝,互不相扰。 这个小型的沉浸者基地也建在大地深处。 此世界与地星的时间比例达到了夸张的15:1,也就是说,沉浸者计划乾辕看似只进行了二十年,但在这个世界却不间断的传续了300年。 通过资料显示,当这批人通过升降梯进入基地以后,就再也没有上来过。 但,这却是乾辕的转折之年,复苏之年!】 无论是身在地星,月球还是火星,亦或者别的所在,为了适应所在环境,其外缘结构或许有所不同,可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就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任何不同。 和那些小国相比,乾辕只是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庞大的人口后盾,争取到了最大程度的自治权。 是的,在这个巨大的规则圆球内部,呈现在姜乾全知视界下的景象,并非任何离奇的、超出他想象认知的危险事物,就是一个巨大的沉浸者基地。 他所熟悉的沉浸者基地,都是一个基地标配五千沉浸者的标准型。 它缘何会诞生,它的起源,它的目的,他这一千多年来的经历,全都映照入心。 那些痛苦的经历者,大多都已老死,不多的亲历者,当年都还很年幼,现在则已到了人生暮年,中间横亘着半个世纪的时光,便是天大的痛苦,也已被磨得渐渐淡了。 这注定是一条难走的路,若是失败,更能充分感受到身为“公交车”,甚至“公共厕所”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所以,地星盟早早放弃了这条艰难的路,一开始就直接躺平,选择以追随者、附庸、走狗的形式挂靠到某个强大文明之下。 这一切都准备好了,去哪个世界呢? 这个答案是明确的。 风格上,比那些姜乾记忆中开遍全球各地的品牌连锁店还要统一。 相比于曾经,一个基地便有沉浸者五千人,加上配套服务人员,有上万人围着一个基地打转,与之相比,这规模精简了十倍不止。 【又三十年后,乾辕6822年。 这一刻的他,早已经忘记了自己探寻此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