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看得远比韩林仔细,整个观看过程中,他的心态也远比韩林平静,他是带着一种审视研究的心态来观察这个全新的世界,崭新的一切。 曾老夫子用很真诚直白的言语,表达了自己及整个大中书院的态度。 他没有贸然遁出小行星内部,而是通过那几台设备对小行星外的宇宙作了一番大略的观察,将自己所见与韩林所述内容进行印证。 若他们有志于反客为主,星空才是主场。 而以他观察所见,那几颗星球上虽然人口稠密,富饶繁华,但却非常脆弱,和修行界的凡俗社会差不多,根本经不住过于强大力量的反复“摧残”。 地星。 “在那些有人星球上情况会不会更好些?” 这样的人物,现在却称他一个小小的金丹为“道友”。 韩林怎能不心生战栗,举止失措。 反正,韩林是分不出这两者有何不同。 他的贡献,可不止于正道,而是贯穿了修行界的整个开拓史。 他就是一部活着的修行史。 哪怕是最桀骜狷狂的外道修士,在他面前,都不得不敛息收声。 可没过多久,他就折身返回,一脸沉思。 而在曾老夫子已经传送离开以后,韩林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猛拍脑袋:“我忘了把这东西给他了!” 然后,便是将修行界的某些道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改造,以能最大化适应这种星空背景为宗旨。 许久之后,他才从这颗小行星上悄悄潜出,没有停留,直接化为无形,融入宇宙星空之中。 曾老夫子心中闪过一个个念头,最先想到的,便是借鉴此界之道,行器械之道,以器械的消耗代替修行个体的消耗。 他说的是风轻云淡,听在翰林耳中,却重若千钧。 在决定向青汕坦诚这次收获之时,他就做好了接下来的人生迎接狂风暴雨的准备。 “老夫子,要不要安排人过去看看?” “直接以肉身与之对抗,却是最下下之策,必须另辟蹊径才成。” 现实的困难并没有让曾老夫子沮丧,反而应激反应般激发出了他更加强大的斗志,点点灵感在他心中不断闪现。 曾老夫子:“……” 地心深处。 韩林心中认为这种做法太过冒失,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个新的曾老夫子就像是复制一样,从他原身上走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