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意孤行-《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2/3)页

    顾北听着吓了一跳。

    不过,显然是他误会了。

    黄一贺觉得春晚既然全国瞩目,就不应该在那么寒酸的小地方举行,于是,他把主会场改在了能够容纳1.5万人的工人体育馆。

    自然是坚决反对。

    听天由命吧!

    草草结束了这次不愉快的通话。

    当然,黄一贺确实很用心,他也想要办一场让所有人都惊叹的盛典。

    “小顾,你是对的,是我……异想天开了啊!”

    每个人的面色都显得十分凝重。

    依然和之前一样,这边的戏拍完就回学校上课,等到需要他出镜,又会及时赶回来,也曾有过两次延误,但情况并不算严重。

    可顾北呢?

    但作为电视工作者,剧组的好些人从中看到的是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极有可能会导致大.麻烦。

    小日子的电视行业发展多少年,国内才多少年。

    而且,当时的陈翀还没有加入老美国籍,春晚结束后,有关部门就开始追查这件事。

    “我没那么小心眼儿,失败我认,我也不是禁不起失败的人,只是……往后我恐怕是没有机会再主持春节晚会的工作了。”

    面对观众的指责,央视领导班子也非常愧疚,更是在节目播出后,直接在新闻联播上公开向全国观众道歉。

    前两届的春晚都是在央视的演播大厅举行,场地只能容纳几百名观众。

    接下来,电话的另一端沉默良久。

    听黄一贺说,从初三开始,就有观众来信骂街了。

    这就……

    轮到陈培斯和诸世茂表演小品《拍电影》时,陈培斯不仅要光着膀子,还要往身上淋水装作流汗。

    大年三十的晚上,顾北在招待所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让他意外的是,陈小旭居然没回东北,而是在他家里过年了。

    春晚结束之后,观众纷纷把投诉信寄到了央视。

    王福林导演之前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展现出了功效。

    现在虽然有了顾北从南方买来的对讲机,可就那么大的场地,想要保证有序的通讯指挥,根本不可能做到。

    通讯的问题,顾北让黄一贺派人去找了马三儿,从南方又买了一批最新型号的。

    陈翀!

    顾北不清楚!

    “不会的,您的工作成绩,台里的领导都是有目共睹的,总不能因为一次失败……”

    顾北闻言,是真的被吓到了:“黄导,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这……您不能想不开啊!”

    虽然表演效果不错,但小品刚一结束,陈培斯就被紧急送往医院,差点儿真的弄出个风湿胃。

    而且,春节期间正值腊月寒冬,体育馆内也没有暖气,前世,所有的观众和演员都被冻得瑟瑟发抖。

    那里地方大,耍的开。

    普通观众或许能看出这一届春晚不好看,观赏体验太差。

    现在黄一贺非要跟人家比,顾北能说什么?

    甩手不管了?

    这种事,他还真做不来,只能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的查漏补缺。

    台里的领导多次催促《西游记》加快制作进度,顾北作为剧组的现场统筹,杨婕导演的得力助手,实在是走不开。

    可以说,陈翀的一句话,才是毁掉85年春晚的关键。

    只是面对顾北等人的挽留,许少华的态度依然暧昧,始终不肯给个准话。

    这语气,听着有点儿不对劲啊!

    “黄导,这个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次小挫折而已,也算是积累经验了,往后咱们及时调整就行了。”

    电话那边传来了黄一贺的苦笑声。

    自然不能顺着黄一贺的话说,从一开始,他就坚决反对。

    显然,这一届的春晚是注定跟前世一样要完犊子了。

    灯光、音响、舞美设计……

    能做的已经做了,往后的日子,黄一贺没再打电话过来,顾北也将春晚的事抛在了脑后。

    集中精力配合杨婕导演的工作,基本上应该干的,不该他干的,全都干了。

    大过年本来是个喜庆的日子,电视观众都想着,能和前两年一样,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吃着年夜饭,全家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过个年。

    前世陈小旭就把自己活成了林黛玉,今生顾北可不想让她再重复一次。

    灯光和音响的问题,已经提醒好几次了。

    顾北刚才怕的确实是黄一贺会因为想不开而自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