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举可省从京拨出兵力,前往北疆镇压流寇的精力。” 宁轻鸿搁下这两本折子,又抽出一折,“此为第三柬,本意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让镇守北疆的边疆兵前往流寇泛滥一地镇压,边疆兵年年都由京中送去的军饷养着,兵强马壮,镇压流寇最多也不过半月便可全然胜之,因着离得近,不缺军饷,也不用由京中派兵、派粮草增援,省时省力。” “乌乌,若是你是哥哥,要如何选?” 乌憬已经晕了,他摇摇头,磕巴道,“不,不知道。” 宁轻鸿轻笑,“派兵灭寇,为着是什么?” 乌憬小声回答,“为了百姓?” 宁轻鸿温声,“既然是为了百姓,便不可马虎。” “一劳永逸,再好不过。” 乌憬大着胆子接话,“那是选最厉害的?”可好像都很厉害的,除了…… 他想了想,把宁轻鸿拿着的第一本折子抽出来,放到一边,“这个不要。” 家中幺子,没上过战场,一听就不靠谱。 他记得宁轻鸿跟左相是有仇的。 乌憬又想抽第二本。 宁轻鸿拦住他,“乌乌不是在排掉不厉害的吗?” 乌憬手一顿,又不知该如何办了。 宁轻鸿微叹,移开上柬让当地兵去镇压流寇的两道折子,道,“若是只靠当地官县的兵马能使流寇不再猖獗,那此事也不会闹到京中,只是补给一时的军饷粮草,也不能让其迅速变得兵强马壮。” “且不说当地贫瘠,有被贪污之险,若是官匪勾结,反倒让流寇愈加壮大。” 宁轻鸿又抽出最后一则,“虽说近年来边疆一向少发战事,但难保外族蛮夷听此消息,在边疆兵力不足时,趁虚而入。” 他顿了顿,又将第三道折子抽出,“此人虽算勇猛,但只在京中领过兵,未曾出京上过战场、镇过流寇,难免马失前蹄。” 乌憬看着最后剩下的那道折子,一时有些不解,“可是,他不是,不是左相的人吗?” 虽然左相对皇帝好像也算忠心,但是他现在站在宁轻鸿这边,自然要为对方着想。 宁轻鸿,“那么就不能将兵权真正地派给此人,要再从哥哥手底下的人中派一位大臣去作监军。”他再抽那一沓折子中抽出三道,“此三人皆上奏可作监军。” “他们三人都是哥哥的人。” “又到了乌乌择选之时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