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果是秦朝的,那就好了。 殊不知,他挂念的贾谊就是喷他最狠的人。 另一个时空中,贾谊愣愣地看着天幕,他的心情五味杂陈。 他少有才名,老师是荀子的学生张苍,年少就以诗文出名,和王勃非常相似。 紧接着又被皇帝召见,每次皇帝出题的时候,他都能对答如流,令皇上非常高兴。 所以破格升他为大中大夫,他如今可以说是年少有为。 大唐的人都在用他当典故。他是千古留名了,也算是达成了人生夙愿。 可是那诗文中写“屈贾谊于长沙”,自己将来居然会被赶到长沙,而且天幕说他未来会英年早逝,和王勃一样早死。 让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不知道原因,心里越想越着急,倘若天幕说的是真的,自己的时日不多了。 可他不想死,他还有拳拳报国之心。 秦末战争死伤无数,人口大大减少,社会凋敝。 他要劝汉文帝改革制度,施行仁政,休养生息! 如果能在死前,让汉文帝实行仁政,被贬到长沙也无所谓,即使早死也能瞑目。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得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找个例子。 很快,灵感来了——秦始皇不就是暴.政最好的代名词吗?而且骂前朝是各个朝代的惯例,不然怎么证明大汉的好? 他拿起竹简,思考良久,开始“夸”秦始皇:“……及至始皇,奋六世之 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把秦始皇夸得霸气十足,仿佛是盖世之君。 可这些话可一点也不算是夸。因为很多古代书生骂人就是要靠夸。 比如,儒生说:“你孝悌忠信礼义廉,非常不错。” 这句话是在夸人吗?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因为没有“耻”,其实是在说他无耻。 再比如,儒生说:“你赢了是靠天时地利。”其实是在说没有人和。 贾谊只描写秦始皇霸气,却不说仁义道德,就是在说秦始皇只有霸气。 ——却没有仁义道德。 “秦始皇的六代都不是好东西,秦始皇集合六代的残忍于一身,只用武力统治国家,把二周的君王都杀了,拿残酷的刑罚鞭笞天下……” 紧接着,他洋洋洒洒在竹简上写,图穷匕首现,开始直白地痛骂: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一首《过秦论》,把秦始皇喷得狗血淋头,把秦朝亡国的原因都归于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提出中心思想——仁政才是真的好。 最后一笔落成,贾谊长舒口气,浑身畅快,紧赶慢赶,赶紧把自己的政论送往皇宫,希望汉文帝能同意自己的主张。 他也没想到,千百年后,他骂秦始皇的话,居然让无数人喜欢上秦始皇的威武霸气。…… 王勃的一生介绍完了,围观群众明显听出来视频阿婆主声音变得轻松了。 古青青向来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直播的时候,喜欢边打游戏,边跟观众侃大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