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武则天好整以暇:“那你想到该怎么解决了吗?” 李隆基一时哑然,他确实有办法,河北大量胡化,如果用胡人首领,关系自然更加密切。可是已经出了个安禄山。 他还是非常想继位的,生怕因此失去了角逐皇位的能力,连忙说道:”现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是可以和贤才商量。” 武则天冷笑道:“你是说李林甫和杨国忠那样的贤才吗?” 李隆基:“……” 武则天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无能之辈。” 她在心里的名单上,给李隆基画了个大大的叉,把他踢出了继承人的行列。 李隆基年纪还小,闻言不免伤心,抿着唇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奶奶——” 武则天:“不要喊朕奶奶,朕怕弄错了辈分。你连你儿 媳妇都要抢,你应该喊我曾奶奶才对。” 李隆基:“……” 少年李隆基哭着回到府邸,可没有什么人敢安慰他。 因为他们都知道李隆基能杀三个儿子、能抢走儿媳妇、还让大唐走向衰落。 只有父亲李旦还敢接近他,心疼地摸摸他的头,心中百味杂陈。 这么一说,他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他们全家都是皇帝。 李旦苦中作乐,再没有比他更有真龙气运的人了吧! 李隆基窝在被子里,小声抽泣着说:“我恨死杜甫了。” 要不是杜甫写这些乱七八糟的诗,他也不至于被武则天厌恶。 李旦: ”杜甫他不恨你,他从头到尾都很尊敬你,还想让你变成尧舜一样的君主啊。除了杜甫之外,还有多少人在为你奔波,你看不见吗?你怎么能怨他呢?” 李隆基不肯认错:”他本来就不应该恨,安史之乱又不是我一个人造成的,他应该去恨安禄山。” 李旦叹息道:”你享受的时候,说天下是自己一个人的,儿媳妇都想抢。 当出了错的时候,就说责任不在你一人,这天下哪里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 李隆基哑口无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天幕下,年轻的杜甫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李隆基恨死了。 他唰地一下站起身来,紧接着扭头看向范阳的方向:“算算时间,还有十年,安禄山要造反了。” 高适也激动地站起身来:“之前放长恨歌的时候,虽然里面说是渔阳颦鼓动地来,但我一直猜是范阳,果不其然,真的是安禄山!” “安禄山凶狠残暴,习性难改,狼子野心,天下共诛之!” “在下要去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你们要和我一同去吗?” 杜甫从安史之乱中看到了百姓的痛苦,而高适不一样。 高适就是河北人,河北的寒门太难出头了,这是一场旧势力的洗牌。高适敏锐地从安史之乱中看到了升官发达的机会。 乱世出英雄! 杜甫蠢 欲动,无比德保家卫国,身上的少年意气都要消出来了:”好,我和你同去。我有一把旧剑,如果不杀人,那就要生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