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宝玉被冲撞了-《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3/3)页
    宝玉这才抬眸去看宝姐姐,见其肌骨莹润,丰美白皙的银盆脸儿上,一双水杏眼儿如两泓清泉,娴静温雅地朝自己看过来,四目相对下,宝玉心头一喜,转盼多情的眸子笑盈盈的,正要喊一声“宝姐姐”,却见宝钗不动声色地挪开了目光,又不禁心头一黯。
    转而又欢喜起来,宝姐姐一向端庄守礼,这么多人,必是不好和自己说话。
    众人浩浩荡荡地回到了荣庆堂,贾政兀自一人站在抄手游廊上,看着宝玉低头耷肩地陪在贾母身边,他有心想训斥几句,却又无法张嘴,一股无力感袭来,眼中竟然蕴出热意来。
    养出这样无用的东西来,真是给祖宗丢脸,家族抹黑!
    回到了书房,贾政也一直是唉声叹气,清客相公们问起,他也是摇头不愿细说,常年在西府待的这些相公们对宝玉的大名早有耳闻,对其性格举止也早有领教,是以,也只是适度地劝解两句,便不再多言。
    回到后院,王夫人便打发了袭人带宝玉回去安置,好生沐浴,请大夫来开安神汤,此时去东府那边请贾琮两口子的平儿也回来了,路上听媳妇婆子们说了宝玉的事,也是哭笑不得。
    荣庆堂里,贾母安坐在罗汉床上,下首王夫人和薛姨妈一左一右陪着,李纨、熙凤、迎春、探春和宝钗顺次排开,因气氛不好,熙凤说了几句凑趣儿的话,惹得众人都笑起来,贾母也跟着欢喜不已,指着熙凤直骂“泼猴儿”,听得平儿回来了,便忙让进来。
    “怎么说?”贾母问道。
    平儿行过礼,道,“我把二奶奶的话说了,那边琮三奶奶说,明儿三爷就又要出征,这会子去了城外军营中,不定今儿晚上回不回来,还有一些三爷随身的行李也没有收拾好,那边这会子正忙着,没说来,也没说不来的话。”
    贾母面色沉了下来,纵然贾琮要出征来不了,黛玉也应当是可以来凑个趣儿的,却也没说要来的话,分明是没把她这当外祖母的放在眼里。
    王夫人和薛姨妈等人也是精明人,也自然想到了这一处儿来,熙凤朝平儿看了一眼,上前道,“老太太,一个琮兄弟才多大,比宝兄弟还要小几个月,琮儿媳妇也才多大一点?这会子估计那边也是忙得乱糟糟的,要不,我过去看看,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她有些抱怨语气地问平儿道,“怎地才回来,又要出征,这又是哪里要打仗了?”
    平儿道,“听说宁夏那边,琮三爷说了,快一个月,慢则两个月必定会回来。”
    熙凤这又转而笑脸对贾母道,“老太太也是偏心,养了这些孙儿,宝玉也就不说了,将来是有大富贵的;一个琮兄弟也是那么像国公爷,哪儿哪儿都离不得他,怎地我们家琏二爷就没沾着老太太一点儿好,不说出去外头当个一官半职?一般都是老太太的孙媳妇,林妹妹是个超品侯夫人了,我这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事儿呢!”
    一句话说得贾母又高兴起来了,对薛姨妈道,“我这也是操不完的心,这才回来几天,又要出去,还是去打仗,我一听说这个,心里就慌得很,多大点孩子,肩上担这么重的担子。”
    这就有些凡尔赛了!
    王夫人听了心头自是十分不舒服,东府先前那爵位若是落到了宝玉头上,日后,她的宝玉造化不会比贾琮小,也是她的宝玉太耿直了些,不如贾琮那样在那边犄角旮旯里长大的孩子,心眼儿比莲蓬子儿都多。
    薛姨妈一向是会说话,凑趣儿的高手,有心巴结贾母,笑道,“老太太这是会养儿孙,孙女儿们一个个养得跟水葱儿一样,这孙儿又是个个有能耐的,琮哥儿才多大点,若说没能耐,朝廷怎肯让他挑重担?自古都是能者多劳呢,可见是个不知道多能干的。“
    宝钗端坐在椅子上,脸上挂着恬淡的笑容,心里头却在琢磨着适才平儿说的话,去宁夏打仗,她也是这两日才打听得到,原来那人在南边抗倭的时候,是百战百胜,就不知道宁夏那边是因了什么事,他去了,能不能战胜呢?
    贾母对熙凤道,“你过去看看,玉儿那孩子是个笨的,比不得宝丫头,我一看就是个能干的,你也帮衬一把。”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这又是说哪里话?宝丫头哪里比得上琮哥儿媳妇?昨日我看到了,也就是年纪小了些,将来长大了,必定是个能干的。”
    熙凤转而看向迎春和探春,“你们之前还说要过去找四妹妹顽儿,这会子要不要跟着我一块儿过去?还有薛妹妹,若是要去顽儿,就一块儿,一会儿姨妈要陪老太太抹牌儿,你们别在一旁看着打瞌睡!”
    一席话,将一屋子人说得都笑起来了,贾母一听也高兴,“你们跟着你们凤姐姐过去那边顽儿,姊妹们在一处热闹些,姨太太,咱们斗牌罢,姨太太的牌也生,咱们一处坐着,叫鸳鸯来,坐这下手里,姨太太眼了,咱们两个的牌都叫他瞧着些儿。”
    东府这边,黛玉为贾琮准备的衣物都齐备了,正和尤氏陪着惜春如何写邀帖儿,请迎春和探春过来顽儿,就听说熙凤领了几个姐妹都过来了,连宝钗也来了,三人忙迎了上去。
    惜春拉了迎春和探春的手,乐得直跳,“我才说要请了你们来住些日子,正要下贴儿呢,你们就来了。”
    “是凤姐姐喊我们一块儿来的。”
    熙凤是知道贾琮很疼爱这个四妹妹的,王家与贾家是老亲,这上一辈儿的事儿,她也听说了一些,笑着对惜春道,“四妹妹,你可得感谢我,我知道你想姐妹们顽儿,我就帮你把人带来了。”
    黛玉与宝钗见过礼儿,宝钗见黛玉芙蓉面儿上一抹春韵风情不散,含露目中水润波泽,比之昨日,神态情韵犹自不同,不由得心中微惊。
    “宝姐姐!”
    “林妹妹!”宝钗也不知为什么,也心知应当是喊侯夫人更为妥当,只是唤出口,依旧是“林妹妹”,她这两日了一些心思在东西二府的人事上,也知道,黛玉与贾琮虽已经成婚,只年岁不足,暂没有圆房。
    故而,她心里头也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既是还未圆房,唤一声“林妹妹”也无不妥,甚至还亲近些。
    黛玉也极喜欢这个温婉大方的姑娘,相携着往丛绿堂去。
    自从昨日闹出那一曲后,黛玉便知琮哥哥对宝玉不待见,也不想再有外人进宁熙堂,一早让人将丛绿堂重新布置了一番,以后见人待客就在丛绿堂,紧靠宁熙堂西面,往来也近。
    丛绿堂一共五间大厅,在会芳园中,北面与假山相接,前面一汪碧水,前面三间抱厦,东西梢间均有暖阁,可供小憩,正前方庭院宽敞,可搭戏台,周围种了些翠竹,门前芭蕉,更显幽静。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