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记下此功,以待将来-《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1/3)页

    第193章  记下此功,以待将来

    君臣相得,便可传为史之佳话。

    泰启帝心情似很好,命人给贾琮上了茶,细细地问了贾琮宁夏卫之事,贾琮详说一番,说起领军出关,去河套之地放牧之事,神采飞扬,泰启帝的眼前似乎也出现了广漠云烟,成群牛羊,繁星点点般的帐篷,那种快意也在胸膛流淌。

    “宁夏经此一劫,百姓生活困苦,况当时,飞熊卫也损兵折将,三千营更是存活无几,臣想要在当地募兵,手中无银两,正不得解,谁知,蒙族几个部落竟想趁虚而入……”

    泰启帝哈哈大笑,一张原本愁苦的脸上,此时堆溢出了笑容来,接过了贾琮的话,“元泽就干脆也学他们往日行径,打劫了一番?”

    贾琮哭笑不得,皱着一张清俊面容,“皇上,臣非打劫,不过是应战罢了。这帮龟孙子,既然有胆子来,臣又有能耐留下他们的性命,自然不会放他们离开,他们要逃,臣就只好追,谁知,追遍了半个大漠。”

    “哈哈哈!”泰启帝被逗得乐了,手掌拍在大腿上,畅快不已,“元泽所言极是,谁知,朝中那些迂腐文臣们竟然说元泽你妄自做主,肆意挑起争端!”

    贾琮噗通跪在地上,额头上已是渗出细密的汗来,“皇上,臣万万不敢,臣……不过是性子冲动,对方都打到了家门前,臣岂能令那些恶犬们欺主,若只守住宁夏镇,不令对方侵入,那些原本凶悍无比的蒙族人,会如何看待我大顺,会以为我国力不强,将来肆意欺辱,臣若为文臣,或可忍气吞声一二,可臣身为武将,肩负保家卫国之责,是可忍孰不可忍!”

    泰启帝忙俯身亲自将其扶起来,“元泽一腔胸臆,朕岂能不知?朕若不知,朕今日又如何会对元泽说这番话?少年意气,挥斥方遒,朕也有年轻时候,况正如你所说,你乃武将,护卫百姓,保全疆土,本就是伱的职责,朕又予你便宜行事之权,你之所为,深合朕意!”

    “臣多谢陛下隆恩,皇上对臣一片爱护之心,臣唯有性命以报,方不负皇恩!”贾琮虽知泰启帝这番话乃是在笼络他,越是如此,越是不敢有任何得意之表,反而越发诚惶诚恐,谦卑之态,自是令泰启帝满意不已。

    说着,贾琮便顺着泰启帝的力度起身,躬身立地,不敢落座。

    “元泽坐吧,眼下并无外人,朕跟前,元泽不必拘着。”

    “臣多谢陛下!”

    贾琮落座之后,泰启帝又问了宁夏镇那边安居的情况。

    “臣领兵游历半个大漠,有所斩获,一部分用来安民,一部分用来募兵,但这些浮财也有限,不经用。军卒自是朝廷支付粮饷,但百姓将来如何过活,臣便想了些法子,就地取材,令百姓有条活路。

    臣乃是皇上派去平叛戍边的将官,百姓们生活有望,自是感念皇恩,臣临行前,当地的耆老乡望们特意整治了三车礼物,命臣帮忙敬献给皇上!“

    “走,随朕前去看看礼物!”

    礼物已经被驮了进来,堆放在廊檐下,几个锦衣卫正守着,看到皇帝过来,忙请安避让。

    贾琮先掀开了一堆礼物,见是蜂窝煤炉子和蜂窝煤,便与皇帝介绍,“这是用来烧火做饭的,这煤炭乃是取自露天,与黄泥通过一定的比例混合,用专用的工具压制成这般有孔的形式,晾晒干后,便可配合这炉子一起使用。”

    之所以用蜂窝煤,可避免砍柴,破坏环境,造成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其次,煤炭的燃烧效率会高很多,比用木材,自是划算,产煤之地也可通过此,形成一条产业链。

    “朕记得之前也有煤炭直接用来烧的,但烧出来的气体容易中毒,因出了好几次事,后来,就不许民间私自取煤了。”

    “皇上,臣也思量过了,若是直接烧煤炭,成块的煤炭燃烧起来,极易产生有毒的气体,容易引发悲剧惨状,但做成这种蜂窝煤的形式,里面添加了不少黄泥,燃烧会充分许多,产生的有毒气体也会减少。不过,还是不能在密闭的空间里使用。”

    其中,贾琮还命人添加了木炭粉,锯木屑,石灰等,也是为了助进燃烧,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

    泰启帝听出了其中的改进之意,可以说这是一项革新,很是感兴趣,忙命宋洪生一个煤炉子起来,将一个茶吊子放在上面,不多时,就听到了茶吊子里咕咕的声音。

    “这煤炉子倒是好使,就廊檐下放一个,随时都能用得上热水,皇上,这太方便了。”宋洪是看到了宁国侯如何受宠,此时如此抬桩,未尝没有向贾琮示好的意思。

    “皇上,这一个蜂窝煤可以烧两个时辰,十二个时辰下来,一个五口之家,四五个蜂窝煤就可得用。臣以为,可由内务府来做这一笔生意,整个神京,一年下来,蜂窝煤的用量极为可观。”

    贾琮只谈利益,不谈保护树木,防止水土流失的问题是因为,此时没有必要,泰启帝也未必能够理解水土流失的意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