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贾琮:无异于通敌卖国-《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3/3)页

    “原来是妙玉师父!”黛玉颇为欣赏眼前这女子,听惜春说,是随师父上京,师父在京中病逝之后,如今在牟尼院中挂单,其文墨也通,经文也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呢。

    只是,她受贾琮的影响对佛道一事,并不热衷,甚至心中难免腹诽,年纪轻轻的,为何要出家,既是出家,又为何留一头青丝?

    黛玉小的时候,也是生病,从会吃饭起就开始吃药,三岁上也有癞头和尚来化她出家,无奈父母不从,说她“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后来跟了贾琮之后,这番话,黛玉也是跟贾琮说过,贾琮评说这番话是胡说八道,受贾琮的影响,黛玉是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如今她是深信这般。

    见黛玉也是对妙玉淡淡的,妙玉自不是那等肯巴结人的,连陪惜春下棋都不下了,一声不吭,也不告辞,返身便下了山头。

    惜春有些茫然,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得罪了她,她是真心想与妙玉结识,谁知二人一起说了这好久的话,对方反而不认人了。

    “许是弟妹适才对她并不热络,我瞧着,她有几分不快的样子,连走路也是飞快,她那侍儿几乎都跟不上了。”

    尤氏心说,出家人的火气还这般大,既是挂单人家牟尼院,她们这番来,捐了不少香油钱,若那喜欢计较的,与牟尼院一说,她怕是连挂单都挂不了。

    黛玉笑道,“她既年轻,生得又好,又是通文墨经义的,有几分傲气也是难免。我瞧着四妹妹与她很是亲近,想必你们是很谈得来?”

    惜春道,“她和我讲经义,我听了就觉着很贴心,我也是没料到我会喜欢她说的那些,想着将来也学了她当个姑子去呢!”

    黛玉听了摇摇头,温煦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道,“你说这些话,你仔细被你哥哥听见了罚你。她这人虽好,容貌儿好,也有几分才气,可我瞧着,这般僧不僧俗不俗的,倒也别扭,也不知她都跟你说了什么,好好儿的公侯小姐,竟说出要当姑子的话来。”

    尤氏在一旁听了也是不好,嗔了惜春一眼,“还不快把这念头收起来,这满神京城的千金大小姐们,有几个人有你们这般好命,你竟起了这样的念头,一会子我就去跟你哥哥说,看他如何说!”

    惜春听了,紧张起来,忙起身认错道,“大嫂子,二嫂子,都是我不对,我不该说这样的话,嫂嫂们行行好,别告诉哥哥去,我没这样的心思,我只是说着顽儿的。”

    说着,惜春的眼中泪珠儿都在打转了,湘云见了不由得好笑,拍着手道,“四妹妹,原来你是这般怕琮二哥啊,嘻嘻,我知道了,以后我专用这个来治你。”

    惜春到底是小孩子心性,平日里和湘云时有斗争,此时,狠狠地瞪了湘云一眼,求助地一会儿看黛玉一会儿看尤氏,等待两位嫂子发落。

    黛玉上前来,拉了惜春的手归坐,“适才我就是瞧着你与她那般亲热,言听计从的样子,我才对她淡淡的。若她是寻常的闺阁姑娘,便是家世不如咱们家,你与她相交,我也不拦你。你说她讲的经文你爱听,这些道啊,佛啊,最是容易转移人的心性,当初我在江宁跟着琮哥哥读书的时候,他是不肯让我读这些的。

    他也一直跟我说,儒学乃根基,先读好了儒学,待到了一定的岁数了,以释与道来证儒家之义理倒也无妨,可有多少大家钻进去了就出不来,穷究一生求一个道字,反而误了光阴,权做一些于国于民无用之功,也是枉费了人生。”

    迎春听得也是心头一动,一个死井枯水般的心,此时似乎有了些松动,她不由自主地顺着黛玉所言去想,何为于国于民之功?何为枉费了人生?

    探春也是若有所思,心中有太多疑惑,却不知如何问起?

    湘云扯了扯唇瓣,有些不服气地问道,“林姐姐,你和我们说说,难不成我们女儿家也是能建功立业的不成?”

    黛玉看向湘云,见其脸颊鼓鼓的,倒也瞧出几分她的心思来,笑道,“从前我也是不懂的,不过,我却是觉着侯爷说的话是极有道理的,他说女儿家比男儿家要好的是,男儿一生只有两条路好走,而女儿家喜欢什么,就钻研什么,用的功夫多了,便能成一方大家。

    比如说四妹妹喜欢画,眼下家里请了老师,若好好儿画画,将来说不得能成为了不起的画家,名扬天下。迎春妹妹爱棋,就多钻研棋,多买些棋谱看,若是能够有所成就,岂不是好?”

    有一句话,黛玉没有说,当年贾琮与她说过,一技傍身便有立足之本,这世道虽然艰难,可若是能够学成一技,便也不需靠父兄,命运由其把控了。

    比如说,如今被请进宁国府教姐妹们琴棋书画的先生,哪一个又不是靠自身在养活自己,虽艰难些,黛玉也能看出这些人的豁达与自信来。

    黛玉道,“女儿家虽谈不上什么建功立业,可若是想把路走得宽些,又有何难?名气于男子和女子来说都是一道护身符,当年,琮哥哥不也是先挣名气的吗?”

    正是因为有了名气,才会得忠顺王府的庇护,北院那边才没有下死手。

    “四妹妹与其求避世之心,不如立问世之志,若你二哥哥知道你有这番志向,必是高兴不已。”黛玉道。

    最后一天,求一把月票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