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议罪-《红楼之庶子无双》


    第(2/3)页

    无一人站出来说话,泰启帝的脸色便有些不好看了,见此,贾琮站出来道,“皇上,臣有一言。”

    泰启帝忙道,“爱卿请讲!”

    “臣以为治河一事,朝中诸公均有不同见解,然再多见解若与实际不符,最终也只能是劳民伤财而无果的结局,正如这一次黄河回流。

    臣当年乘舟南下,沿途也遇到过不少河工,臣闲来无聊,与其聊天,其对黄河的了解,其治河的见解令臣耳目一新。臣以为,真正要治河,说不得要听这些人的意见,总理出既符合诸公见解又能兼顾河工们意见的方案,方才能做到效果卓著。“

    贾琮的意思,泰启帝也听明白了,历朝历代都在治理黄河,很多河工世代都与黄河打交道,真正如何治河,他们这些人的看法实际上非常重要,若是能够派一能臣,听得进去这些人的看法,治理黄河起来,才不会如曾如春这般,最终做了无用功。

    当即,泰启帝朝工部侍郎潘诚义与常松筠看去,问了二人的见解之后,泰启帝便做到了心中有数。

    泰启帝并非是那等乾纲独断之人,况事关国家大事,鲜少会当朝做决断,治河人选的事,暂且先放下,接下来,便议到了最近的案子。

    严敏出班奏道,“杜惠拒不认罪,言之所以并未禀报朝廷,是因其夫人为虏贼所扣,其妻乃是糟糠之妻,妻族对其恩重如山,又岂能轻易伤了其性命?”

    严敏话未说完,泰启帝便脸色阴沉下来,显然,他不认可这个结果。

    贾琮猜想,泰启帝是要通过杜惠将大冢宰李句同拉下来,岂会轻易饶恕了杜惠的命,果然,给事中刘琦忙道,“皇上,臣以为杜惠所言不实。臣听说杜惠自从入仕以来,接二连三纳妾,家中已有十多房小妾,臣实在看不出,杜大人如此又有哪一点顾忌糟糠之妻的意思?

    臣以为,杜惠身为顺天府尹,先前东虏王子入神京,其便有不察之罪,既东虏王子在其府上整整一夜,被发现而不上报朝廷,便是通敌卖国,窝藏敌虏之罪,论律当处以磔刑,臣请皇上下旨,对其以明正典刑!“

    刘琦话音方落,给事中程辂便出班道,“臣附议!臣以为当追及礼部尚书李句同之罪,臣听闻,东虏王子这一次进京,便是给朝中大臣们送以重礼,几日间,出入诸多文臣勋贵之府邸,臣请皇上下旨明察,所有通敌卖国之贼当一并论罪!”

    贾琮心说,终于来了!

    泰启帝一听此言,脸色剧变,目光落在了贾琮身上,道,“竟有此事?”

    贾琮此时避不过,上前道,“回皇上的话,臣先前也听闻过此消息,接管锦衣府后臣也令严查,朝中虽的确有人与东虏来往,但也并非如人所言,半朝重臣均通敌。况,就算东虏拜访过一些府邸,也未必都进了门,便是未门子们不识,进了一些府邸,也未必老大人们都不识体统,受了贿赂。臣以为,诸多消息,乃是空穴来风。”

    皇帝脸色稍好转一些,点了点头,很是赞赏贾琮这些话,而程辂则很是不爽。

    其年约二十七八,乃是寒门学子,泰启元年恩科进士出身,后考中了庶吉士,先是刑部观政,后任刑部给事中,年青有为,满腔热血,想要报效君王。

    “宁国侯,既是锦衣卫已经查明,不知为何宁国侯不曾上奏疏向皇上说明此事,难不成宁国侯还想为这些人遮掩一二?”其说话的时候,斜睨贾琮,一看便是瞧不起贾琮这等粗鲁武夫的模样。

    贾琮心说,别看你二三十岁了,可胸腔里的这颗心还是一颗少年心,然,朝堂之上,每日里刀光剑影,杀人不见血,光靠热血很难活下去。

    “风闻奏事纵然是科道言官们的权利,然,事关大臣们的体面。纵然是升斗小民,若有人平白无故冤枉其偷鸡摸狗,也难以接受,更别说,满堂诸公,被冤枉通敌卖国。”

    贾琮朝皇帝拱手道,“皇上,臣以为,事关通敌卖国之罪,锦衣府将会明察实核,争取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还清白者清白,也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皇帝道,“贾卿所言甚是,若叫人得知满朝文武都受东虏蛊惑,天下百姓又做何想?”

    此言一出,程辂便知自己浅薄了,但他心中依旧不忿,朝贾琮看了一眼,眼中怨恨犹在。

    这是他任给事中以来,打的第一仗,其目的就是掀起一场大案,要案,为其政绩,谁知,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开场便被贾琮一盆水浇灭了。

    而贾琮,虽程辂排班在其后面,他不好也没必要回头去看别人,但如芒在背的感觉,也令他知道,想必此人是恨上了自己,得罪科道言官可不是一件好事,就好似一双眼睛一直盯着自己。

    严敏接着汇报昨日的审讯结果,李午身份已经核实,确实是曾经从王良谋反的李五,其在辽东时,受阿济格资助而逃脱,后回山东倡白社妖术也是受阿济格的示意,论罪当处以磔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