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眼下,贾琮主动请缨,泰启帝心头自是高兴万分,也对贾琮深为满意,面上却是道,“辽东局势败坏,你师父夏进这两年都只能勉力维持,眼下病重,局势再次颓败如前,你可有一言教朕?” 贾琮略一沉思道,“回皇上的话,臣以为辽东局势,若欲一劳永逸,虽无不可,却须筹备一二年之功,眼下制贼之策有三,一曰恢复,一曰固守,一曰进剿; 言恢复,臣以为当选一能臣字啊辽东境内大力恢复民生生产,以辽供辽,以辽守辽,减轻中原各省之负担;而进剿之事则当徐徐以图,待恢复与固守事妥,时机降临,方可进剿,以扰其乱也。“ 泰启帝深以为然,两道皱起的眉此时渐渐轩然,听到好处,忍不住曲指轻弹,这是他年轻时的习惯,后来意识到此举易令人把控其心情,后来逐渐改了,此时,想必是贾琮所言点到了其痛快处,竟是又忍不住如此这般起来。 贾琮又谈起了辽东固守之策,主要防备东南瑗阳、南路清河、西路抚顺,北路为柴河三岔儿间,俱当设置重兵为今日防守、他日进剿之备。 贾琮并没有说要多少兵力,一年要朝廷拨多少银钱用于防备,眼下说这些尚早,而以辽治辽、以辽守辽的方策,也要徐徐以图,眼下的辽东,正如夏进所言,处处都是奸细,若不能打几场仗,一举挫掉老奴们的锐气,让辽人建立起对朝廷的信心,一切都是虚谈。 贾琮从不夸夸其谈,况贾琮为泰启帝立下了不少功劳,可以说,泰启帝能够摆脱诸多掣肘,实有贾琮之功,是以,泰启帝将贾琮当做他为中兴之主的干城,颇为信赖倚重。 是以,泰启帝心中已然定下了将贾琮派往辽东的策略,却并没有当场便下旨,而是道,“卿之策略,实乃老成谋国之言,朕已知矣,卿稍后就此言上一奏疏,朕再仔细揣摩之。” 这是要贾琮落言为字,以备将来,贾琮自无不可,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快,他便是上了奏疏,将来去了辽东,若情况有变,他自然是要重新再定方略。 “臣遵旨!” 贾琮从殿内退出去,吴极亲自将他送出门,到了廊檐下,贾琮忙道,“公公留步,琮当不起!” 对于这些不男不女的人,贾琮素来也并无鄙夷,其中尚有不少如前世的三宝太监那样的济济贤俊,但太监的性情却不能以常人论之,是以,贾琮一向对泰启帝身边的这些内臣们客气尊重,尽量结善缘。 “干爹得蒙侯爷举荐,能够为皇上办下这般大的差事,将来说不得能够名垂青史,咱家也是羡慕不已。干爹临走前也说了,要咱家以后与侯爷多亲近,咱家不敢不听干爹的话,对侯爷也是极为仰慕!” 贾琮心说,我也当不起伱的仰慕。 “皇上身边也要有得力之人服侍,公公一向细心忠直,皇上也是离不得。” 二人边说边朝前走去,贾琮的恭维令吴极甚是满意,忙道,“咱家得蒙圣恩,方有今日,若不能对皇上忠心,岂不是猪狗不如了?” 话有些粗鄙,贾琮左耳进右耳出了。 “元泽!” 一道略有些熟悉的声音传来,贾琮忙抬眼看去见一个头高挑,面如冠玉,身着皇子袍服的青年从左挟那边过来,贾琮和吴极忙快走几步过去,朝此人行礼。 “见过四皇子殿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