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大唐种田指南》


    第(1/3)页

    孙悟空谈高长松,只有好话,没有坏话。

    能有什么坏话,在他的一众兄弟中,再也没有比高长松更贴心的了,不仅变着法让他过好,还替他照顾猴子猴孙,成为二者间的桥梁。

    本地人对他也多有美言,他切实拉动了当地生产力,提高了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对一个时代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玄奘是苦修僧人,先进的肥皂等物与他无缘,只零星听过高十二郎的名字,这段时间,高长松的姓名在他耳边高密度、高频次地出现了。

    听见的都是好的。

    继孙悟空对高长松眼花缭乱一通吹后,他在陈玄奘心中的分值又大幅度上升了。

    别人看陈玄奘,感叹世上竟有如此高僧,而他则对高长松感叹,世上竟有如此人物。

    还是挺和谐的。

    ……

    又说在陈玄奘听故事时,六甲六丁迎来一轮换班。

    下凡看护玄奘西行是天庭的热门差事,若没点脸面,压根成不了六甲六丁中的一员。

    天庭的生活何其枯燥,日复一日,只能靠从凡间引来的话本打发时间,就这样,话本还是地下读物,不能放在明面上。

    思凡可是重罪!

    比起咀嚼听烂的八卦,看翻烂的书,天兵宁愿跟着玄奘,看西行超长连续剧。

    第一批的天将完成历史使命,回归天庭,第二批人顺势补上。

    其中一人,下班后磨磨蹭蹭,缀在众人身后离开,溜进太上老君的宫殿。

    太上老君是道家三清之一的化身,在天庭地位特殊,别的不说,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打不断的铁骨就是他一手缔造的。

    老君的殿宇庞多,内部结构复杂,他从角门而入,灵敏避开叽叽喳喳的药童,来到殿后。

    老君一人端坐在蒲团上,双眼紧闭,袅袅香烟在殿内蒸腾,给他蒙上一层神圣的色彩。

    他当然感觉到有人来,却不说话,像他这样的神仙,都是不爱说话的。

    话唠跟仙气飘飘的神仙不适配。

    要紧的话他都通过传音入密汇报了,今天是来具体诉说的。

    天将描绘了玄奘一禅杖一个小朋友的画面,又说了他健步如飞、日夜兼程,比他们想象的前进速度快了三五倍。

    最后愁眉苦脸道:“老君,这如何是好啊!”

    “真让他取得真经,道门的地位不保啊!”

    老君眼睛还是没睁开,室内静寂着、静寂着,直到这天兵准备走了,才听见他苍老的声线。

    “保又如何,不保又如何。”

    “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道也是如此啊,大兴之后必定迎来衰败,衰败之后又会兴起,先前九次取经未成,也不过是遵循这道理罢了,是还没有到佛门兴起的时候啊。”

    言下之意,这次若是取经成了,出了陈玄奘这等人物,也不过是命数。

    天将听后急得团团转,他心说:那莫非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可这一点都不逍遥的思想,他是不会表现出来的,他只是一颗小卒子罢了,真正的主意,肯定要老君这些仙人来拿捏,他们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于是他垂下手,恭敬地离开这房间。

    等他离开后,太上老君却睁开眼睛了,他还幽幽叹了口气。

    话虽如此,既然是道门中人,就少有人能看得惯佛的,尤其西方的兴盛是在当年封神大战之后,基本上是踩着他们骨头上去的,不在最后努力一把,那也很抹不值啊……

    *

    于是,努力的一部分落在了高长松头上。

    先前钟离权受人所托来找他被当作笑谈,这回却成了真。

    高长松去高老庄后,逗留了几日,享受田园之乐的同时,也暗戳戳关注猪八戒等妖的情况,无所事事的道门人钟离珺自陪同他在此。

    对他来说,看看云也是很休闲的,实在不行还能清一下乌斯藏内的妖怪呢。

    这天夜里,二者早早熄灯沉入梦乡,让高长松没想到的是,他竟很快在梦中睁眼。

    这他是熟门熟路了,谁让观音菩萨也有这等爱好呢?

    谁知今日却不大一样,听见袅袅仙音,他本能感觉到不对。

    别的不谈,观音菩萨是很有佛教风范的,传入耳中的必定是梵音,眼前所见定金光四射,这回就不一样了,展现在高长松面前的,是一副泼墨山水画般的景致,传入耳中的是钟、磬、鼓与丝竹声。

    高长松:“……”

    啊,是道乐啊。

    道乐的全称是道教音乐,在斋醮科仪中必不可少,其作用说白了就是烘托宗教气氛。

    唐是道乐发展的鼎盛时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