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原本李灵均以为自己这样一番话语说出,也能够让在场的这些文人书生心悦诚服,从而改变这样的点评,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书生士子却并不买账! 同样都是读书人,而且还是才华横溢的读书人,他们自然也有自己的傲气。 尽管身份普通,可此时被一个权贵人家的公子如此反驳,还是激起来了众怒,只见一个粗布青衫的书生走出,当即就反驳了起来。 “这位公子此言差矣,诗词文章平仄固然重要,不过最为重要的还是更深层次的含义,如若不然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已。” “公子若是彰显大唐繁华富强,那也算不上落了下成,只不过如今中原各处受灾,北方讨伐蛮夷失利,南方更有叛军未平,在此内忧外患之际,这位公子还在为粉饰太平不知百姓疾苦,又如何能够比得上这一首忧国忧民的诗句?” 如今的大唐,说强大也的确是强大,经历了贞观之治后,不少外邦都开始来进行朝拜这个东方大国。 可这样的东方大国,却是在武则天继位之后,一直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倒也并非是因为武则天治国无方,而是因为这皇权更迭之后,出现了一些必然出现的问题。 其中前朝臣子不服新皇暗地之中阴奉阳违,拥兵自重的将军趁此机会进行反叛,再加上讨伐北方之战的失利,如今的大唐也的确是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虽说如今还算不上是大问题,不过若是一直都不进行处理,日后极有可能会逐步发展成为更为严重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书生反驳李灵均的话语,倒也是有理有据,真正在李灵均听到这样的话语之后,脸色也是变得有些惨白了起来,似乎极为生气,可是却又还要进行压制。 一旁的李正则看着自己的兄弟被说的还不上口,当即也是打算站出来进行反驳,不过却被一旁的苏异给拉了起来。 “李公子切莫生气,圣人尚且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熟读圣贤诗书,更应该对民生之事上心,如若不然纵使文章盖世,也不过如锦衣夜行徒有其表而已,不知李公子是否赞同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