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说他不明白那些人的具体身份,不过想来也都是朝廷命官,所以也不敢有任何怠慢,连忙走后门把他们安排了进来。 不少文人士子看到这样的一幕,也均是并未继反驳什么,毕竟这些文人士子虽说狂妄傲慢,不过却也并非是傻,他们自然看得出来随着文斗的持续,此处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官员目光。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苏异那一块拜谒狄仁杰的令牌已经并非并没有那么重要了,能够趁此机会在这么多官员注视之下,展露自己的才华也同样是不虚此行了,前提是他们要有足够出色的文章才行。 不过文无第二武无第一,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诗文的质量一首比一首高,可这些人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有人以当朝弊端为题赢得一片欢呼,就有人以大唐繁荣举例收获喝彩连连,更有人另辟蹊径,用瞩目睽睽之下用细腻的情感描述风月之事,隐晦点拨如今大唐的弊端。 不论表面上他们是以什么为题,可实际上内核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表明自己对当朝的看法,并且希望能够引起四周官员的注意。 在这些文人士子争斗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达官显贵也都前来,最后在未时中旬的时候,一辆八抬大轿在百名禁军的护卫之下,大摇大摆地进入了苏异的茶馆,那轿子还未停下,就听到一声高呼传了过来。 “中书令裴炎裴大人到!” 一声高呼传来,顿时又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没有想到这些书生士子为了一块面见宰相狄仁杰而斗文较量的过程,竟然吸引了另外一位当朝宰相前来! 而且和狄仁杰在朝堂之上根基不深,在酷吏横行的时候还被污蔑谋反给关押进入了天牢不同,这裴炎可是妥妥的大唐柱国,高宗时期他就已经是位极人臣只在长孙无忌之下。 后来女帝武则天继承帝位,大肆诛杀异己,几乎所有胆敢冒头的前朝老臣全部都被除掉,唯独面前这位裴炎,女帝愣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仅仅是因为他为人聪明,从来不做立于危墙之下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南北朝之时就已经是五姓七望的裴氏家主,裴炎在北方的名望极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