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初生牛犊不怕虎,并非是因为其胆识过人,而是因为初生的牛犊根本就不了解猛虎的凶猛! 正如同眼下的苏异一般,在真正对于李敬业的南方叛乱不甚了解的时候,他可以在长安的茶馆之中指点江山。 不过真正当他来到南方之地,并且亲自和叛军有了交集,真正了解到了这李敬业的叛军势力之后,他却是感觉到了浓浓的无力。 这样的无力不仅仅来自于他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认知,更是来自于对叛军的轻视! 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同样叛军李敬业也并非自己预料的那样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仅仅只是一番官府的大军镇压,就会因此土崩瓦解。 看着面前陷入矛盾之中的苏异,武承嗣的脸上也并没有任何责怪,而是继续心平气和地劝导了起来。 “苏兄,你可知晓南方李敬业叛乱之时,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如何看待?” 一语说出,苏异当即就是一愣,眼中随即也是露出了疑惑之色,他还真的不清楚朝堂之上,那些朝臣甚至是武则天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叛军李敬业刚刚揭竿而起的时候,朝堂之上文武大臣态度难得的统一,纷纷请求陛下发兵进行快速镇压,以振我大唐雄风。” “可仅仅只是半个月的时间,当我大唐八万兵马完成聚集正欲发兵南下平叛的时候,骆宾王的一纸讨贼檄文招募十万大军的消息传来,朝堂之上不少人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其中以老宰相裴炎为首的士族势力更是劝说陛下不要轻举妄动,要求不战则已一战必胜,否则便不能贸然开战。” “而以年轻宰相狄仁杰为首的精锐朝臣则是劝说陛下绝不可能姑息李敬业继续发展,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平定叛乱以安民心。” 听着武承嗣说起当时朝堂文武的反应,苏异也是露出了浓浓的好奇,因为后来武则天采取的应对方略,并非是这两个宰相建议的那样。 果不其然,在如此一番话语说出之后,武承嗣又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苏异,随即便继续开口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