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公元626年,突厥攻破北方防线,直逼距离长安仅有四十里的泾阳,整个天下震动。 当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太宗皇帝又刚刚经历玄武门之变根基不稳,无力抵抗北方蛮夷,最终只能在渭水河畔签订盟约,后被太宗皇帝引为一生之耻。 时隔数十年,这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了武则天的身上,而且比起太宗皇帝的根基不稳不同,如今的武则天已经掌控朝廷,却还是遭遇了这样的情况,局面比起太宗皇帝更加凶险。 这样的危险不仅仅来源于这些已经直逼长安了的北方蛮夷,更是来自边境之上六军不发的边境,他们极有可能也已经反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武则天若是一步棋走错了,极有可能满盘皆输。 所以真正在得知了这些事情之后,这位女帝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安排,一方面派出宰相狄仁杰为钦差,试探北方边军将领程务挺和黑齿常之,与此同时让魏王武承嗣默许苏异入京勤王。 不论是边军将领被说动,又或者南方平叛大军成功勤王,都能够化解眼前武则天的危机,不过与此同时也仅仅只是能够化解武则天眼前的危机。 因为此刻的南方内乱和北方潜在的反叛,都极有可能成为压垮武则天的稻草。 为了能够在北方蛮夷来犯之时能够不显得手忙脚乱,武则天一方面下令长安禁军首领张圭戒备长安,与此同时又在私底下让上官婉儿充当使者,派人前去和契丹李尽忠进行商谈议和。 很显然武则天虽说面临困境,不过头脑却还是继续保持着清醒,知道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办。 在鸡毛翎羽千里送达的第五日,前线斥候传来最新消息,契丹首领李尽忠率领六万大军越过径州,直扑长安而来了。 与此同时武则天也在前一天得到了魏王武承嗣的密报,听闻长安危机之后,苏异已经率领娄师德麾下十万大军,并且带着蜀王世子李正则和吴王世子李田春火速勤王。 一时之间,那武则天悬着的心总算是暂时放了下来。 长安虽说兵力不足只有莫约四万兵马,不过若是想要暂时阻拦北方契丹,加上沿途的关卡还是能够拖延契丹兵马一些时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