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坏了,成原作者了-《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3/3)页

    林尘沉默片刻,方才后知后觉。

    这首青玉案元夕写于辛弃疾目睹南宋朝廷昏庸,沉浸享乐当中。

    方才着笔,借此痛批。

    要知道写作这种事情,很看本人心境的。

    就如算是一个时代的李白杜甫。

    前者诗词当中极尽大气恢弘,谁人读了都为之一快。

    而后者诗句当中,多以民生哀为主。

    原因为何?

    很简单,李白没有看到安史之乱后的景象,只看见不可一世的唐朝气度。

    所以。

    这个世界的辛弃疾,所写诗句没有原定历史那般愤世嫉俗。

    反而多了一丝李白的大气。

    毕竟他所在的时候,开始先帝开国李唐的盛世。

    虽说后来辛弃疾所写诗句渐渐褪去华藻,大有李商隐诗句当中,看完安史之乱结束,打算力促中兴的意思。

    好嘛。

    想明白这些的林尘,嘴角微抽。

    显然辛弃疾这是把这首词当做他本人所作了。

    林尘欲言又止。

    辛弃疾却不知林尘这复杂心情,大有看见知己的意味。

    这首诗当中讽刺南宋当朝奢靡享乐,则是被辛弃疾认为是林尘在嘲讽当朝武勋。

    “就是不知林将军所言诗中那位女子,是何人了。”辛弃疾打趣道。

    任谁听了全诗。

    都会忍不住好奇是多么美丽的女子,方才让林尘如此念念不忘。

    林尘嘴角微抽,叹息不语。

    算了,就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美妙的误会好了。

    反观一旁的穆桂英听傻了。

    原本二人话题聊到辽东之事,她就不敢插嘴。

    相比起来这种事情,一个小小的无忧洞,让穆桂英有些不敢叨扰林尘。

    再听二人将话题换到诗词之上。

    也是穆桂英听不懂的赛道。

    等辛弃疾从五城兵马司离开的时候,嘴里依旧念叨着这首青玉案元夕。

    林尘送走对方,这才看向穆桂英,揉了揉眉心。

    对了。

    他今天原本是打算做什么来着?

    于是。

    林尘和穆桂英在五城兵马司大堂大眼瞪小眼。

    咳。

    对了。

    他今日是来问问无忧洞之事。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