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就是老奴如今的威信已不够再号令整个女真部落,不少手握兵权的部落族长,开始对老奴的一些命令阳奉阴违起来。 老奴见此,自然进行了一番血腥镇压,方才让这些部落重新对他卑躬屈膝起来。 可坏消息却接踵而至。 那就是,李唐换了个新的辽东督师。 并且这个新任辽东督师,与过往那些得过且过的辽东督师不一样。 刚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开始执行所谓军户制度。 授田编民! 短短三月之内。 原本损失惨重的辽东边军重新招募了一支九万的良家子军队。 虽说这些军队刚刚入伍,与农夫无异。 可这些为了保卫自己所授军田的良家子士卒,绝不是过去那帮上下糜烂的辽东边军能比。 起码战斗意志就是云泥之别。 更重要的是,编练新的辽东边还军只是辛弃疾新官上任烧的第一把火。 辛弃疾敏锐察觉到辽东一代,有算得上李唐助力的势力。 那就是数十年前,还跟李唐打出狗脑子的喀尔喀部落。 如今女真崛起,喀尔喀部落四分五裂,成了受气包。 女真部落稍有不顺心,就对这些部落进行劫掠,苦不堪言。 辛弃疾就打算扶持这些异族,对女真形成围剿之势! 或许历史就是个怪圈,循环往复。 过去的时候,喀尔喀势大,也正是李唐扶持的女真,才有的今天。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辛弃疾自然留了后手。 那就是对这些喀尔喀部落的族人进行教化,与汉人混居。 只需要两代人的融合,这些地方就能收归李唐所有。 作为文人,辛弃疾对这种手段再熟悉不过了。 同时辛弃疾还在沿着锦州、西平堡防线向外扩张,修建坞堡。 这些堡垒或多或少能进驻百名士卒,内置烽火台。 一有情况,就能第一时间传讯后方。 靠着这种日拱一卒的过程,大有蚕食后金的意味。 这种颇为消耗人力的办法,也就只有李唐方才能供应。 就这样,辽东局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起来。 正所谓此消彼长。 后金局势可就不太妙了。 因为老奴在宁远一战所受箭伤,复发了! “快,快传巫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