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城。 新年刚过,各种让李曌烦心之事接踵而至。 当然,也有一些让她宽怀的好消息。 西南土司的反叛,雷声大,雨点小。 其中,一名前年刚科举入士,担任县令的官员,以一己之力平息三个十万人众的土司部落。 并且此人上书三策,用于安定西南土司,便可让叛乱平息下去。 李曌没想到此人竟有这等大才,特地看了一眼其名字。 唤做:王阳明。 倒是个可用之才。 土司已然不足为虑。 可让李曌没想到的是,她那位宁王王叔,奉皇命让南云吴王入京请罪。 毕竟吴王这番无故兴师征讨南越,引得土司作乱。 这等罪责,李曌都想好借口,要削吴王一万户封地了。 只是她没想到,吴王当即就反了。 吴王以南云之地,举兵三十万,兴兵抗唐。 李曌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觉得这吴王脑子坏了。 要知道南云之地贫瘠,总人数有没有两百万都不好说。 如何能养得起三十万士卒? 然而。 李曌在得知后续消息后,心情很不好。 吴王结交南越等西南蛮族,自号安南王,不再听中原号令。 西南蛮族加吴王本人,一共聚兵三十万,封锁关隘,意图抵挡李唐。 她那位宁王王兄,已经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征讨吴王叛逆。 不曾想,李曌将宁王压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 南云山高水险,更有毒虫瘴气环绕。 想当年先帝收拢南云,就与前朝守将僵持十年,期间损兵折将。 这些损失,大多都来自于瘴气毒虫。 正因为如此。 李曌不想让形势刚刚好转的李唐国力,又被吴王拖下水。 若是要征讨吴王,起码要聚拢二十万精兵,以一强将统筹,再耗费数年时间,方才能平息。 光是想到这其中花销,就让李曌有些头晕。 她那好不容易丰富起来的内库,即便全部投进去怕是都翻不起来丝毫水花。 对此,李曌的表态是:此事再议。 于是。 让天下人惊讶的便是。 吴王起兵造反,朝廷内部却没有太大反应。 这番下来,反倒是各地异姓王,纷纷开始向朝廷表忠心,与那大逆不道的吴王划分界限。 显然。 这些心思诡谲的异姓王很清楚。 吴王这个出头鸟占着地理,成功高举反旗。 可他们这些人若是响应的话,那肯定会被李曌重点关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