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朝会散去。 得旨意准备出使蒙古求和的陆秀夫忧心忡忡,只好找来时任礼部侍郎的好友邓光荐,直叙心中悲郁。 “如今朝堂诸公皆无战意,一心乞和,你说,某该如何?!” 陆秀夫作为朝中为数不多主战派,提及此事语气带着不满。 他很清楚蒙古乃一头恶狼。 如今恶狼冲破篱笆,入了门院,自然就是要吃人的。 反观作为屋主人的南宋朝廷,还觉得能割肉饲狼,苟延求生。 在陆秀夫看来,若是不能力挫蒙古大军攻势,求和之事定然不可能成功。 所以他对此行出使蒙古,不抱多少希望。 邓光荐听闻好友的抱怨,长叹一口气。 他如何不知这些事情? 如今满朝文武,更多想得怕是待蒙古大军抵达临安,如何投降保命了。 哪还有敢战之心? 就说他邓光荐,有心殉国吗? 邓光荐念想到一家老小,心中默然无语。 当然。 摄政的谢道清没光想着押宝在求和之上。 贾似道在其数道圣旨之下,终于从扬州回到了临安。 这位促织宰相本以为眼下朝中无人,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却不想被过去政敌抓住丁家洲之战失利问责。 更有新任左丞相陈宜中请奏宋恭宗,请杀贾似道以谢天下。 类似弹劾贾似道的奏折不计其数。 最后还是谢道清这位太后太后出面,以贾似道侍奉三朝皇帝的勤勉,怎能因一朝之罪责罚? 再以杀文官,不符合本朝礼法为由,将贾似道贬黜为高州团练使,择日上任。 兜兜转转。 这位给南宋覆灭踩了好大一脚油门的贾似道,最后竟还能活下来。 不过。 在贾似道上任高州团练使的路上,被护送县尉郑虎臣所杀,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待贾似道身死的消息传回来,无数受过其害的百姓拍手称快。 然而。 南宋朝廷这些天所做的事情,对于所面临的局势根本没有任何改善。 至于被南宋寄予厚望前去乞和的陆秀夫一众,却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消息。 “你是说,一个叫林尘的将军,率军突袭蒙古大汗忽必烈军阵,斩杀后断蒙古大军粮道,如今将三十万蒙古主力围困在了丁家洲东岸?” 陆秀夫听着眼前士卒所说消息,瞪大眼睛,全然不敢相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