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便是一定要让这林尘率军投效朝廷! 谢道清这个太后太后得知消息,也连忙下旨,给林尘赏赐官职。 不得不说。 谢道清为了拉住林尘这最后的救命稻草,可谓是下了心思。 什么护国公,位列一品,加平章事、都管抗蒙军略,几乎能给的官职虚衔都许上了。 可就在南宋朝廷的恩赏诏书在赶来路上时,久困此地的蒙古大军也开始有了动作。 这些蒙古军将分成了两派。 一派打算脱离此地,沿江而上,试图抢到足够的船只渡过长江,返回北地。 一众则是打算率军继续往南宋腹地进发,主打的就是一手鱼死网破。 然而。 没等这些蒙古军将商讨出来个总章程,内乱爆发了。 夜里。 一支人数多达三万人的汉军叛变。 这一部,大多都是吕文焕旧部麾下。 可谁也没想到。 这一叛乱,惹得更多汉军加入其中。 原因倒是很简单。 蒙古大军缺粮,为数不多的粮草都优先供应给了蒙古士卒和贵人们。 至于他们这些汉军,根本不被当人看。 饥饿往往能驱使人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加上沈炼在林尘的授意下,与一些统帅汉军的北方汉地侯有过接洽。 后者为了活命,纷纷表示愿意投降。 所以蒙古军将们尚未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内乱加之林尘率羽林卫、以及三万新募步卒主力发起攻击。 在吕文焕旧部的配合之下,蒙古大军被打了个猝不及防。 陆秀夫作为使节,林尘倒是没有限制其人身自由。 这也让他有机会看看羽林卫是如何对待士卒的。 别的不说。 光是每日能吃饱饭,就得到了这些南宋溃军的投效。 林尘这边有大量的内应,而蒙古军队这边全然没有战意。 不到半日的鏖战,仅有的十来万蒙古士卒一分为二。 大半都朝长江沿岸遁走,看架势是想要寻船渡河。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白费功夫。 张横张顺两兄弟可是日夜巡视江面,这帮蒙古士卒如何能寻到船只过河? 至于小部分的汉蒙士卒,在一名叫做刘整的汉军将领统率之下,往南宋腹地而去。 此人曾也是南宋军将,善智谋,好骑射。 曾入川作战,屡立战功。 却不想刘整听闻吕文德俞兴勾结,打算陷害于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