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事实证明。 汴梁这根“饵”,成功吸引了忽必烈的注意。 他未曾料到,汴梁的十万守军竟会落入唐军之手! 尽管守军主将在败逃前放火焚烧了粮库,但仍被忽必烈以逃兵之罪问斩。 其首级被高悬于军旗之上,令人观之无不心惊色变。 “大汗,虽说那唐军占了汴梁,却也只是拿下一孤城罢了。”此时,董文炳开口进言道。 的确如此。 卫青为了抢占汴梁,沿途绕开了尚在大元控制之下的州府。 这些州府虽兵力不足,却足以成为阻挡唐军后援的屏障。 换而言之。 困于汴梁的十余万唐军,无异于孤军。 忽必烈闻言,脸色稍稍缓和。 显然,他亦深知此理。 董文炳见忽必烈脸色好转,心下稍安,继而进言:“大汗可遣一偏军将汴梁围困,余下继续南下,待灭唐王主力后,回师破城亦不迟。” 帐内其他军将闻此计策,也不由点了点头。 说来,也只有董文炳敢在忽必烈震怒之际,出言劝解,其胆识与智慧可见一斑。 此人虽为汉人,却堪称忽必烈最为信任的汉臣,曾被其称作“董大哥”。 在原定历史中, 董文炳跟随忽必烈灭南宋,征讨叛逆,是后续汉人武将当中,唯一一个还能手握兵权的人。 可见忽必烈对其的信任。 然而,正当众人以为大局已定之时, 忽必烈的目光却变得锐利起来,沉声道:“汴梁城中唐军,足有十余万,乃此番唐军北进主力! 若能一举歼灭,唐王便不足为惧。” 显然,忽必烈想要一劳永逸,先铲除困守汴梁的唐军。 “大汗!”此时,一蒙古将领挺身而出,轻蔑地笑道:“那统军的汉人卫青,不过是个无名小卒罢了,何足挂齿?” 此言一出,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的确。 能带着十几万大军困在汴梁这处死地,足可见其水平如何。 然而,董文炳却心中一凛。 他也知卫青之名,此人深得唐王器重,曾率十余万唐军收复长江各地,更有奇袭襄阳之意。 此番作为,足见卫青绝非庸碌之辈。 然面对忽必烈如此坚决之决策,董文炳虽心中忧虑,却也不敢继续多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