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高义也是聪明人,自然清楚究竟是什么意思。 只能暗骂一声: 真是只伤天和,不伤文和。 到底是历史上的第一毒士! 后世明哲保身的典型人物。 谈笑之间,敌人化作血海尸山,自己居然连点因果,都不想沾。 高义无奈一笑,直接发布命令,喊道: “速速调集两万步军和三万民夫,即日起在晋水北岸修建堤坝,阻河蓄水。” “待到雨后春潮,堤坝蓄满河水,给我开闸水灌晋阳城。” 翌日,正在城外的堤坝,修建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城内的高干,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惶惶不可终日。 经过城内文武的一致提议。 最终高干忍痛放弃晋阳城,趁着夜色的时候,率军一路远遁离去。 行至中途,却不曾想早有一股伏兵,埋伏在附近山上。 几经周折,高干虽然成功突围,但麾下的兵马却折损过半,险些全军崩溃。 遭逢如此惨败。 原本打算返回冀州求援的高干,实在是没脸去见舅舅袁绍,而是在就近屯兵于盂县城,企图东山再起。 并且高干还以并州刺史的身份,向美稷城的匈奴单于派遣使者,准备结盟,共击高义的北征大军。 …… 五日之后,美稷城内。 匈奴单于·于夫罗正坐在营帐正中。 两侧分别是以嫡子·刘豹,和右贤王·呼厨泉为首的匈奴勋贵。 而营帐中间则是高干的使者。 “贵使,既然你家刺史想要与我匈奴结盟,需要拿出你们的诚意。” “我匈奴诸部,可遣骑兵十万前去相助,但事成之后,我要西河郡南部的那十四座城市。” 使者想了想,倒也勉强能接受,便点头同意。 待到使者走后。 嫡子刘豹提出疑惑。 “父亲,如今高干陷入困境,正是谋取利益的大好时机。咱们匈奴诸部出兵十万,何故只索取区区河西十四城。” 于夫罗伸手一捋胡须,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阴阴笑道:“汉人有句古话:请神容易送神难!” “我心中所图,岂会是仅仅河西十四城,我要的是整个太原郡,甚至是整个并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