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帅,此战剿灭叛军四千余人,俘虏八千人,缴获床弩十五架,粮草三千石!” 大军一上岸,很快便控制了战局。 叛军的精锐已经逃走。 留下的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流民。 在看到打不过后直接就投降了。 没有了阻挠,大军也开始快速渡过汴河。 休整一番后,贾珲也开始继续朝着凤阳府进发。 经此一战。 所有人都知道了游骑营的强悍。 乘坐木板滑过满是淤泥的汴河。 然后还能夺下叛军的床弩。 硬扛下一万多叛军的连番攻打。 他们所有人都自认没有见过比游骑营还要精锐的军队了。 哪怕是能比得上游骑营的也没有。 凤阳府河流众多。 如今河水虽然大部分都已干枯。 但凤阳府的灾情没有北方的那么严重。 所以河里凝聚了大量的淤泥。 渡过汴河。 还有浍水。 因为大军车营携带有火炮、器械。 后方又有粮草辎重。 所以河道虽长。 但真正能让大军通过的也就那几个地方。 为了避免大军再被阻拦。 贾珲并没有带着大军西进。 反而走陆路向着固镇进发。 由固镇过浍水。 为了确保前方一路畅通。 贾珲派出三路先锋。 让他们在前方为大军扫平路障。 确保大军行军速度。 “大帅,左路大军遇袭!” “大帅,中路大军遇袭!” 一路上,贾珲频繁听到前方大军遇袭的消息。 好在官兵武备精良,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不过大军频频遇袭,也让贾珲留了一个心眼。 他总感觉叛军在官军中应该有眼线。 不然不会如此清楚的知晓先锋军的动向。 凤阳城外,叛军大营。 程虎也收到了官兵渡河的消息。 汴河全境已经没有了水源。 官兵大军车马众多,除了宿州城外的渡口。 其余地方河床与堤坝距离过高。 无法让官兵的车马通行。 本以为那里能拖住官兵至少十余天。 结果只用了三天,官兵便破了渡口的防御。 如今已经抵达长淮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