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娘子可是饿了?开饭可是要等一会呢。” 管厨房的老妈子看见李巧儿坐在灶台旁边,以为她饿了,就问了一句。 “是呢,今天饿的早了。”李巧儿把手中的信纸团成一个团儿,扔进了灶台里,看着纸团在火焰中慢慢化为灰烬。 老妈子笑着说道:“小娘子不要着急,橱柜里还有一些软饼,等老婆子用热水烫一烫,你先吃一点。” 李巧儿站起身笑道:“不用了,等郎君回来,我们一起吃吧。” 说完起身出了厨房,径自去前堂寻找温碧萱去了。 老妈子看着灶下的余火,摇了摇头。 因为衙门一直没有修缮,堂中尚无法办公。因此平常的政务都在县衙旁边的一处旧宅中进行处理。 从腊月初十开始,郑吉就带着十几个文吏一直在此算账。 每一个文吏桌上都摆着厚厚几摞账本,这还只是庞大账本中的一小部分。在一旁的仓房之中,还有整整一个房间的账本。 房间里响此起彼伏的算盘噼啪声,文吏们已经快把算盘珠打碎了,但是速度还是太慢,郑吉急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唉……”他想说些什么,但是又忍了回去。 他能够看得出来,这些文吏已经很用心了。 而且账务这种东西,光速度快是不行的,必须要准确。 一个数据错误就会造成结果错误。而且按照赵承的要求,许多数据都是彼此关联的。一旦出现一个数据错误,那么其他数据都有可能要重新计算。 所以现在郑吉是催也不敢催,不催又心焦,只好在屋子里来回走动。 “郑先生,这个账本我已经核对了三次了,但是每次的结果都不一样。”一个文吏一边擦汗一边站起来说道。 郑吉有些焦躁的走过来,在桌旁坐下,吩咐道:“掌灯!” 几个伙计连忙端着烛台走过来,拨亮灯芯。 郑吉对钱粮并不陌生,当初跟赵承自荐的时候,也是说自己有两项特长,一是钱粮,二是刑名。 他将账簿拿过来,从第一页开始逐项算起。 看到郑吉的气儿有些不顺,房间中的文吏大气都不敢出,只余下噼里啪啦的算盘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