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次轮到郑吉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赵承。 赵成没有拿起账本计算,而是对一个文吏说道:“去给我拿一本空的账本来。” 然后在空的账本上,提起笔画了一个简单的表格。 “其实要筛选出错误的数据很简单。” “既然问题出现在分类上,那么我们就把分类单独提出来,制表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这种比较有效。” 他简单画出了一个表头,按照四柱记账法重新列出来货物的清单。 以往的账本都是按照收支来记录流水的,打开一个账本,内容往往是某月某日购入某种货物,共计多少钱;某月某日又支出多少钱。 这种记账的方式非常容易记混,而且账目不清,货物的汇总与总收支汇总是分开计算的,这就非常容易导致账目混乱。 通过赵承的改良,将货物按编号单列。然后在货物的后面计入收和支,重新抄录之后,数据瞬间变得清晰了。 “郑先生也不用着急,账务核算是一个麻烦的活儿。就算年前核算不出来,还可以年后继续核嘛。” 看到郑吉要说什么,赵承摆摆手说道:“我知道郑先生的心思,是要赶着算出这一县的数据。” 他站起身,看了一眼屋子里十几个文吏:“郑先生,各位,要知道你们现在统计的,可是整整八万人的数据呀!” “州府的数据也不过如此吧!” “而且本县与其他县又有所不同,多出了许多需要统计的数据。比如户籍,身份号码,海贸等等。” “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又怎么会没有错误呢?” 看到郑吉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赵承知道自己的安抚起了作用。 “这样吧!年前这十多天大家就不要拼命的算账了。” “免得年也过不好,账也算不完,不如等到年后再算。” “除了账目之外,外面的信息收集的怎么样了?”赵承拉过郑吉,在一旁悄悄的问道。 原来自从青羊关封关,荣州就成了孤岛,音讯断绝,为了收集外面的信息,赵承委托随船出去的水手和文吏收集一些朝廷的信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