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缘由-《一路荣华》
第(2/3)页
提起女儿,北宁伯夫人一扫从前的愁苦。
有子傍身,林之湄在宫里的处境会比从前更好,而原本态度清冷的太后,如今也喜欢极了林之湄,连带着对北宁伯夫人也多了几个笑脸,这让北宁伯夫人怎么能不开心?
提起太后,白璎珞少不得又要多问几句太后的身子。
北宁伯夫人点了点头,笑着说比前一次去请安时好了许多,兴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缘故。
薛氏从旁应和着道:“可不是嘛,如今有两个重孙,太后肯定心情大好。”
不置可否的笑着,北宁伯夫人轻声说道:“前几****进宫去给太后请安,恰好遇上那位从寿康宫出来,我进去的时候,太后脸色铁青,要不是小厨房备着太后常喝的药,怕是当时就又要晕厥过去呢。好险啊……”
话题引到了倾城公主身上,白璎珞不由的便留了心。
大伯母薛氏也好,北宁伯夫人也罢,她们都是京城里的老人了,对陈年往事怕是再清楚不过了,些许,从她们身上入手,能有些突破呢。
如是想着,白璎珞有些不解的说道:“既然如此不喜欢倾城公主,那就让她在漠北待着好了,怎么非要下旨诏她回来呢?这样相看两生厌,何苦来哉?”
薛氏抿嘴笑着,回头亲昵的剜了白璎珞一指头,“宫里的事,哪里容得你置喙的?”
白璎珞笑着缩了缩脖子,一旁,北宁伯夫人接过话茬说道:“太后当年将倾城公主远嫁去漠北,未必不是抱了这样的心思,可是,事不由人啊。”
说着,北宁伯夫人看了一眼满脸了然的薛氏,和一脸好奇的白璎珞,笑着说道:“先帝时,柔贵妃受尽荣宠,便是不明不白的追随先帝去了,那也是走的风光。那时候,当今圣上也已经懂事了,这其中,自然有些外人不知晓的缘故在。”
白璎珞已然成婚,又是亲近的人,那些宫闱秘闻,北宁伯夫人也没有隐瞒,言语隐晦的说了出来。
与白璎珞当初的猜测一般无二。
若说嘉元帝有些不可对人言的心思,那份情愫,也是对已逝的柔贵妃,而不是对与母亲相貌相似的倾城公主,巧合也好,心机也罢,先帝病重时,柔贵妃将唯一的女儿托付给了那时的太子,也就是如今的嘉元帝。
可叹太后竟未看清,以为儿子对倾城公主起了心思,震怒之下一心一意要将倾城公主驱逐出京城,可她却不知道,自己越是这样做,便越会引起嘉元帝对柔贵妃的歉疚,和对倾城公主的怜惜,从而千方百计的违抗她。
“太后为倾城公主选定的那门亲事,本就不是好的,为此,母子二人大吵大闹了好几次,那时候皇上才刚登基不久,不知道太后拿捏住了什么,皇上不得不就范,倾城公主这才嫁去了漠北。不成想,那少将军竟是个短命的,倾城公主还不到三十岁就守了寡。如今皇上皇权在握,倾城公主的事,太后再想干涉,也有心无力了,这不,才成了如今这幅局面?”
不知道是感叹太后陷在自己的执念中无法自拔,还是对倾城公主守寡并豢养面首有些感慨,北宁伯夫人说话时,颇有些唏嘘。
薛氏也轻声叹道:“其实,若不论府中那些污七糟八的事,她也算是个可怜人,可如今,她算是把自己个儿给毁了。”
薛氏的话,北宁伯夫人不赞同的摇了摇头,“我看不尽然。倘若是平常人家,女儿家的夫婿对她不好,抑或是干脆守了寡,这兴许是天都塌下来的灾难,可于公主而言,就绝然不是。那位少将军虽有些不为人知的癖好,可倾城公主是金枝玉叶,他还能欺负到公主头上去不成?更何况皇上在呢,将军府的人只能将她好好儿的供着。即便是他战死沙场,于她而言,只不过是一段悲戚往事罢了,过个三五年,上赶着当驸马的人也多了去了。万万到不了如今这一步,这只能说,自作孽,不可活啊。”
北宁伯夫人的话说的在理,白璎珞听了一肚子的热闹,忙附和着点了点头,一边,却有些费解的问道:“那,既然如今彼此都厌恶憎恨着对方,倾城公主为何不回到漠北去呢?这样对太后,对她都好。就是她不想,皇上可以下旨啊,总比看着太后时常被气病要好的多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