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边鼓-《一路荣华》


    第(3/3)页

    白老太太笑呵呵的放缓脚步,不露痕迹的奉承道:“太后这样说,我们几个老婆子可真是要诚惶诚恐了。如今,皇上贤明,皇后宽和,朝内一片清平富饶,可不论谁提起来,都要赞太后一句仁厚圣明。太子虽是储君,却已有博学睿智的贤名,东宫又添了两位小皇子,皇家子嗣延绵,太后四世同堂。论起来,太后娘娘才是这天底下独一份儿的福寿安康,可是我们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当年辅助嘉元帝登基,太后为此没少花费心血,及至新帝登基,为安抚臣心,平和后/宫,太后为此呕心沥血,直到嘉元帝成年后一切都步入正轨,太后才安心的退居幕后颐养天年。

    这些辛劳,这几年已经被人渐渐的遗忘,而嘉元帝因为倾城公主而对太后几次顶撞,更加让太后心里有些“儿大不由娘”的悲凉。

    此刻听白老太太说起这些,太后突然觉得,自己的生活,似乎也没有那么糟糕。

    当然,如果没有倾城公主,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完美了。

    憋在心里的话,终于有了发泄的机会,太后回头看了一眼落后几步远远跟着的内侍和宫婢,方轻声埋怨道:“哀家何曾不希望一切都和和美美的?可如今你也瞧见了,倾城公主全然罔顾祖宗颜面,做出了这样恬不知耻的事,皇上却一味的顾惜兄妹亲情,就这般纵容着她,御书房的书案上,不知堆了多少谏言的折子,再这样下去,皇家的脸面,都要让她丢尽了。”

    提起倾城公主,太后一脸的厌恶。

    白老太太犹豫了一下,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我听了些市井传言,若是错了,还望太后勿怪。”

    太后不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白老太太迟疑着说道:“我听闻,倾城公主有意索要封地?”

    这事如今早已算不上是什么秘密,京城里大街小巷上的茶楼酒肆都在纷传,甚至还有人将太后如何辱骂倾城公主,而倾城公主又是如何搬出了先帝和柔贵妃来要挟都说的一清二楚,仿若亲眼瞧见的一般。

    太后面色一黯,话语中不自禁的就带出了几分狠厉,“在皇上和哀家的眼皮子底下,她都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倘若去了封地,还不是为所欲为了?到时候,莫说先帝,便是哀家的脸也要被她给丢尽了,百年后,哀家还有何颜面去见先帝和列祖列宗?”

    白老太太笑着摇了摇头,“太后此言差矣。”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便是皇家的女儿也是一样。萧家那位少将军英年早逝,皇上和太后怜惜倾城公主,三番五次派特使诏她进宫,可她不情不愿的,惦念着漠北公主府的那些人不愿前来,如今来了,却又几次将太后气病,外头的人什么话不说?只这一条,公主便有违孝道。再说了,皇室可不止她一个公主,旁的那些公主,可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呢。不说远的,只温熙公主,就是个绝好的表率。”

    温熙公主是先帝时豫嫔的女儿,比倾城公主大几岁,也比她早几年出嫁,嫁给了平山侯世子,后来,平山侯世子因病早亡,只给温熙公主留下了一个女儿。

    那之后,温熙公主独自侍奉公婆,抚养女儿长大,还主动跟平山侯和夫人商议,将世子的爵位给了小叔。

    温熙公主二十岁便守寡,如今已有二十多年,可这么多年了她却一丝怨言都没有,即便是不得已出席宴会,依旧以平山侯府中之人自居,颇得了许多贤名。

    “所以说,即便是丢脸,丢的也是她自己的脸,可牵扯不到太后,抑或是先帝和列祖列宗的身上去。”

    白老太太说的肯定,太后的脸上,渐渐有些松动。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