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疑点-《一路荣华》
第(2/3)页
不忍扫他的兴,白璎珞只盼着半夜彦哥儿不会哭闹,便放任杜轩去了,可直到身子都酸软无力了,他还像是在兴头上,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得耳边几声压抑着的怒吼,杜轩渐渐的安静了下来,下一瞬,白璎珞就陷入了无止境的黑暗中。
再醒来,天色已经大亮,依稀还能听到外间有摇晃着拨浪鼓的声音。
梳洗完抱着彦哥儿玩了一会儿,白璎珞不由自主的便想起了昨日沈妈妈和自己说过的那些事,记得和杜轩说,两人好一起分析分析的,却给耽误了。
当时,欧浩和黄文霖等人都将矛头对向了那九千九百九十九颗珍珠的最后拥有者,可白璎珞暗中查访了一年多,京城中,从一应贵妇到宫中的妃嫔及皇后太后,并没有谁手里有这样的一件东西。
所以,昨日沈妈妈说起时,白璎珞的心里,不禁浮起了一丝奇怪的感觉:所谓珍珠的说法,会不会只是个幌子,借此隐瞒事实真相的一个理由?
倘若真是如此,那么,那些人的目的又究竟是什么呢?即便是杀人灭口,可到底是多么要紧的事,要紧到要杀掉一个庄子上的人来掩埋此事呢?
越想越觉得千头万绪无从理起,白璎珞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
似是不满母亲的忽略,彦哥儿有些不甘心的放声大哭起来,白璎珞失笑,抱起孩子软语哄着,咿咿呀呀的说着话做着鬼脸逗他。
临近午膳时分,随远回来传话,说杜轩去驿馆了,要晚些才能回来。
自打西丽使者入京,杜轩基本上已经不在府里吃用午膳和晚膳了,每日早出晚归的,白璎珞已经很久没和他一起安安静静的吃顿饭说说话了。
接下来,大宛、大安和楼兰的使者都会相继入京,到时候,杜轩只怕会更忙吧?
心里有些说不清的感觉,白璎珞轻叹了一口气,嘱咐随远伺候好杜轩,回头吩咐沉香等人布膳。
歇了午觉起身,想着马上就要过中秋了,给各府的中秋节礼都要开始准备起来,白璎珞拿过礼单斟酌起来。
看到给靖安侯府的礼单上拟了一对楼兰夜明杯的时候,白璎珞忽的怔了一下。
大宋和周边几国的贸易往来早已建立,可就如之前白璎珞和陶见铭商议时所说的一般无二,官方通商流通的那些东西大都不怎么精致,稍微好些的又太过昂贵,所以,虽然线路在,每年纳入国库的银两却都不多,所以,倒不如民间那些商户赚的多。
可那些商户们就像一盘散沙,各自赚着自己的那一部分,货源不一,押运经过关卡时又要被扣掉一部分,虽然比起官府通商所得颇多,到底能力有限。
所以,陶见铭才想着要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的商业脉络,打通两国的商业联系,以后,只需要其中一个人出面打通所有关节,整个商队都可以受益,而他们就是那中间人,银子自然会源源不断的涌进他们的钱袋子里。
其中,大宋与楼兰通商最频繁的物资,就是大宋的锦缎,和楼兰的琉璃制品,比如这夜明杯。
夜明杯表面上看起来平实普通,可到了夜间,斟上上好的美酒,杯子便会泛出或柔和或耀眼的光芒,传说,月圆夜时还能从杯中看到九天之上广寒宫里的嫦娥仙子。
可这几年,不知是何缘故,楼兰虽仍旧与大宋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可通商贸易往来却像是越来越低迷了。
提到楼兰,就不得不提起与楼兰临近的岭南。
沈妈妈讲述的那几个传言里,其中一个,便是说岭南总兵通过自己的渠道知晓异国的储君流落到了大宋,秘密调查起来,辗转搜查,最后得知那人藏身在蚌城渔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