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尤其是画中那些名家的铃印,他不仅仅是画上去的,而是通过反复描画,以朱砂颜料堆砌出些许厚度,看着更具有立体感。 “除了画作本身以外,持宝人还带来了几张各位收藏名家对本作有感而发的题跋,现在就与各位共同欣赏一番!” 郑乾龙从木箱下方的夹层中,又拿出了几张老化痕迹同样明显的宣纸,将其一一铺开。 题跋一:“松雪翁写心经一卷,波磔婉妙,确为真迹。” 题跋二:“近世虽多见赵书,而真者百不一见,此册旧为王文愍公所藏,予得自其戚家,深自秘赏。” 题跋三…… 光是针对此心经的各位名家题跋,便多达六张。 作品上的递藏铃印,更是多达二十之数。 凭此也能看出,这般若心经即使放在几百年前,也是极其珍贵的存在。 同时也能直接证明,这幅心经确为珍品。 “心经手卷流传一千多年,这些名家题跋便是最好的证明,若是各位有意购买,可上台仔细欣赏一番,也可随意检查确认真伪。” 此番话语落下,几名早就坐不住的富商, 立即起身走了上去。 能近距离观察这杰出之作的细节,没有人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一时间,整个展厅变得如菜市口一般热闹。 众人齐聚讲台周围,近距离观察着心经手卷,七嘴八舌的沟通着自己的见解。 “行书纵横错落,书法大开大合,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啊,大家能否抬爱,让小弟我先收藏个十年半载。” “这小楷虽然字字独立,竖行之间却又牵丝映带,灵动活脱,的确为赵孟頫大家亲笔之作,各位能否照顾一下我这个时日无多的老人,让我先收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