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篓晓娥搬家-《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第(2/3)页

    用台钳夹着条钢,用工具剪切出长25mm的、宽10mm、厚3mm长钢片,然后又切了一个长方形环,起到刀鞘出口支撑作用,简单打磨后,用这些物件焊接了一个刀鞘的支撑骨架,尾段设计了起子和一字螺丝刀,圆环设计了刃口,用于配合刀身剪切东西。然后用牛皮包覆,用尼龙线直接缝合到骨架上,然后涂敷上保护漆,抛光打磨后,刀鞘完工。同样的方法又制作了5个刀鞘,总用时不到2个小时。

    趁着下班前,送到了主任办公室,客气几句后,以买自行车为理由明天上午请假半天。

    第二天上午,兴冲冲地来到百货大楼,上二楼,出示自行车票,开票,交158元,交票,一辆永久加重28大杠到手,无意搭理周边羡慕、嫉妒的表情。快步来到3楼钟表区,同样一套流程,到手一台北极星闹钟,去68元,票是上次打劫的:)。

    把钟表装入挎包时收入秘境,回家再拿出来。如若不然,又是自行车又是闹钟,大院里的一些人还不嫉妒到爆。来到附近派出所打钢印,上缴2块5,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执照。

    这个年代,一辆自行车非常精贵,有钱没票也买不到。自行车票的获得有多难吧,10000多人的轧钢厂,每年也就是4、5张,除了人情送往,兄弟单位之间物质交换的搭头,一个工人想得到一张自行车票比登天都难。

    40岁的灵魂,也没有了显摆的心态,所以直接回家,也没有了故意在大街上溜达的欲望。从前院到后院,在家的邻居确实有点羡慕嫉妒狠,那一顿夸啊,真是锣鼓喧天,旌旗招展。。。:),李国成表面惶恐,内心平静。

    到家刚坐下就听到了敲门声,边答应边开门,印入眼帘的是红肿着眼睛的篓晓娥,身边放着一个大箱子,看来还是没有真正的放下。

    “我想把东西拿回家,刚看到你骑回来一辆自行车,就想请你帮忙”,篓晓娥满眼期待的说。

    “没问题,这就走”,说完,把箱子放在后座上,一路向打听的邻居解释,一路出了大院,来到巷子口就对篓晓娥说:

    “篓姐,你家远吗”。

    “在东直门,步行差不多要一个小时”。

    李国成支起车子,让篓晓娥帮扶着,把箱子挂到了车把上,双手抓着车把试了试,非常轻松。

    “上来,篓姐”,李国成左脚支地,右脚踩在脚蹬上。

    篓晓娥也不矫情,直接坐在后座上,用手轻轻扶着李国成的腰。

    “坐好了,篓姐,到东直门您给指路”。

    “好的”,弱弱的道。

    刚开始双方还聊几句,在过一道小路坎儿上颠了一下,篓晓娥身子微微后仰,本能的双手抱紧了李国成的腰,双方默契的都没有说话,慢慢地篓晓娥把脸贴到了李国成的后背上,李国成以为天冷风大,也没有在意。

    不到20分钟,在篓晓娥的指路下到了一个小院前,院子有100多平,只有一排北房,有5间房屋,院里没有看到其他人。李国成把自行车推到院里,拿下箱子,在篓晓娥的指引下拎到正房,喝了几口水,双方都感觉到尴尬,李国成出言告辞,刚转身,就被篓晓娥从后面抱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