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谁家闺秀?-《宋王》


    第(2/3)页

    那日宴会上受辱之后,他就一直愤愤不平,心里咽不下去一口气,思索着如何报复。

    虽说身为堂堂一个国相,该有相应的胸怀与气度。但是别忘了,梁乙埋才不过三十岁,还属于年轻气盛的阶段。何况他的出身不高,不过是因为姐姐很幸运地得到李谅祚的宠幸,才能成为国舅,继而成为国相的。

    这个过程太快,还不足以让梁乙埋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培养相应的良好心态。反而因为他快速的升迁,走上高位为人多嫉妒。而梁乙埋也很想要证明自己,所以些许事情就特别在意,心态上也有些许变化,受不得半点委屈。

    说句不好听的,梁乙埋实际就是西夏的政治暴发户,底蕴太浅薄。

    当然了,刺杀林昭不仅是出于单纯的泄愤。同时也是防患于未然的做法,林昭的一篇《满江红》气势磅礴,志向远大,直至西夏。也不知为什么,让他忍不住有些暗暗心惊,也许某一天,这个少年当真会成为西夏的大敌。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早将其解决了,把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至于行刺宋使的风险,他是有考虑的,只要安排得当,谨慎行事。即便是所有人都怀疑自己,没有证据又能怎么样呢?

    同时,梁乙埋也反向思维。他刚刚与宋使发生冲突,宋夏之间本身的敌对关系等缘故,一旦宋使遇刺,首先就会怀疑西夏,那么西夏人还会冒险行刺吗?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固有的思维,出手一击必胜。

    再者,西夏在环庆路的军事行动取得胜利,给了他足够的底气,即便惹了你宋朝人又能怎么样呢?

    至于吐蕃人,更是怡然不惧。一旦宋朝使臣在青唐城遇刺,吐蕃能轻易撇清关系吗?宋朝怪罪是必然的,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拉近吐蕃和西夏的关系。

    梁乙埋在行事以前,如意算盘劈啪作响,已经将前因后果设想了七七八八,故而才铤而走险的。

    今日得到消息,林昭竟然只带了几个人出门了。梁乙埋不知道林昭去做什么,但如此天赐良机岂能错过?

    于是乎立即派出杀手,埋伏在半路上,进行截杀。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林昭已经先遭遇一次刺杀,警惕性高涨,他们再动手已经失去了出其不意。也没想到,林昭又带回来十几个一等一的高手,拼死护卫,让他的刺杀行动功亏一篑。

    现在有些弄巧成拙了!

    现在青唐城上下肯定将自己列为头号嫌疑犯了,如果只是一次行刺,梁乙埋怡然不惧。可偏生有两次,西夏人有份的可能性无意就大大增加。

    城南动手的到底是什么人?坏了自己的好事,以至于陷入如此尴尬境地。

    那位年轻的宋使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吐蕃人肯定也会有想法,接下来肯定有许多事情,矛头直指自己。

    想想,梁乙埋顿时觉得有些头大了!

    “现场没留下什么把柄吧?”这是梁乙埋现在最为关心的事情,只要没有证据,就能死皮赖脸到底,谁也不能把自己怎么着!

    “没有,虽然有人战死,但全身上下没有丝毫破绽,全都是西北宋人打扮!”

    “这就好!”梁乙埋多少放心一点,旋即又问道:“余下的人呢?行藏都可靠吗?听说阿里骨和苏南党征正在大张旗鼓地搜查!”

    “相爷放心,一切早已安排妥当,不必担心!”

    梁乙埋点头道:“千万小心,看来这几日有得忙了!”

    “是!”

    梁乙埋沉吟片刻,又吩咐道:“想办法开始调查,争取能够查清楚,城南动手的到底是什么人?我很想知道到底是林昭自导自演,想要嫁祸于我,还是另有他人图谋不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