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九章 逢凶化吉-《宋王》


    第(2/3)页

    铁面宗主身份特别,也无法正大光明上门探望。所有沟通只能暂时搁置,另外想办法。

    贵人不只有太皇太后,还有许多的人可以寻求帮助,他们的影响完全可以在大宋朝掀起一场波澜。

    ~~~~~~~~~~~~~~~~~~~~~~~

    蔡州,也就是后世的河南汝县。

    如今的蔡州知州是欧阳修,他本来是青州知州,因为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试行半年之后便多有反对,之后不再执行,惹怒了王安石,因而丢官。熙宁三年下半年,欧阳修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

    欧阳修倒是看的很开,并不以为意。对他而言,在哪里当知州,或者做什么官员当真不重要。

    他从仁宗朝开始叱咤官场,乃是三朝老臣,在汴京中枢也已经几进几出。什么翰林学士、尚书侍郎、参知政事都是欧阳修早年的履历。

    对于欧阳修而言,当不当大官并不重要。即便他现在一身布衣,又有谁敢轻视他呢?欧阳修在大宋朝的威望和影响,远远超过了一个宰相。

    要知道,欧阳先生可是大宋文坛领袖,著名的古文运动就是他发起的。在士林威望不是一般的高,早年间更是多次主持科举考试,例如嘉佑二年龙虎榜他便是主考官。

    虽说宋朝不如后世的明朝那般讲究什么座师,进士皆为天子门生,但这种隐xìng的关系却也是存在的。毫不夸张的说,欧阳先生是门生故吏满天下。

    加之他本身的学富五车,品xìng高洁,一直受人敬佩,故而在大宋朝的影响非同一般。某种程度上,欧阳修和唐介一样,他要是对说什么人不好,这个人的名声可能就臭了。

    不过王安石变法这事,即便是欧阳修直接出言反对,但因为王安石的强硬执拗,再加上皇帝赵顼的支持,却也是无可奈何。

    虽说如此,欧阳修也没有什么怨言,心态一直很好。还给自己取了个雅号“六一居士”。

    所谓六一居士,有人问过欧阳修:“六一,何谓也?”

    欧阳修如此回答:“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有人疑惑道:“是为五一尔,奈何?”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到了蔡州之后,除了rì常为政之外,便时常出游,在颍水河边看看风景,钓钓鱼,闲情逸致的生活倒是不错,与当年寄情滁州醉翁亭有些相似。

    这一天,欧阳修还是和往常一样在颍水垂钓,有一位神秘客人前来拜访。

    欧阳知州第一次不那么随何,将扈从全都赶到了百步之外,独自与客人交谈于颍水岸边。

    听完来客一席话之后,欧阳修震惊不已!

    林昭,竟然是……竟然是仁宗皇帝的幼子!

    仁宗流落在外的四皇子,对民间而言完全是秘密,几乎毫不知情。可是他们这些当年的元从老臣,都知之甚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