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〇章 百密一疏-《宋王》


    第(2/3)页

    文彦博说了,此事可以用他的名义宣布。河北路宣抚使说没见到人,你能怎么样?毕竟之前的奏报并无十分确凿的证据,文相公这样的权威足矣让人哑口无言?试问谁敢站出来说德高望重的文相公说谎?

    哪怕是当真存在的事情,宋辽两国默契,几位地方高官配合,也可以做的天衣无缝。如此一来,耶律浚安然回归辽国,宋辽之间暂时得以平静。皇帝和大宋的面子也不会受损。实际上,赵顼也确实是这样打算的。眼下必须要让耶律浚顺利离开。

    文相公将利弊都列举的清清楚楚,一切事情都迎刃而解,赵顼心情大为舒畅。这件事堂而皇之地掩饰过去了,那么弹劾林昭的风波自然而然也就该停下了。耶律浚至始至终没有来过大宋,林昭何来私通辽国之罪?

    诬告,明显的捕风捉影,捏造事实的诬告!

    当然了,韩琦私通辽国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文彦博说了,这件事或许只是偶然的巧合,毕竟查无实据,韩琦乃国之重臣,若无确凿证据,不可轻举妄动。文彦博也私下里求情几句,表示韩琦是老臣了,对朝廷的攻贡献也不少,若是可以,还请官家念在过去的功劳上,放他一马!

    韩相公若是知道老对手为他求情,是否该感动呢?在赵顼看来,文彦博这是在变相地向他表示忠诚,抑或是也可以说是敬畏吧!证明韩琦的遭遇已经震慑到他了,杀鸡儆猴的效果已经起到了。文彦博出于对同僚的关心,为韩琦求情,实际上也是在为他自己求情。

    也罢!韩琦已经倒台了,而今还有很多地方用得上老臣,文相公就暂且留着吧!

    可实际上,文彦博为韩琦求情,并非因为同年进士,数十年同朝为官的情谊,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试探。文彦博想要听过此举来试探一下,赵顼的底线到底在哪里?如此也可以妥善行事,注意好分寸!

    放过韩琦!

    赵顼对此没有什么异议,毕竟做的太过分会让人寒心的,无论是与舆论还是将来史书上,对自己都会颇有微词的的。何况韩琦致仕,还保留着魏国公的爵位,自己还特意给了司徒兼侍中的荣誉职位,这个时候在继续处罚他,也就有些打自己脸了。

    小皇帝也是爱惜羽毛之人!

    文彦博说的没错,韩琦毕竟是为大宋朝做出过贡献的,给他留一个体面的退路,安详的晚年也算是仁至义尽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