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八章 旱灾来袭-《宋王》


    第(2/3)页

    再者,报喜不报优乃是古来有之的传统。预报旱灾,这是要触霉头的,谁听到能高兴?

    即便是预报准确,却是灾害,又能如何呢?哪一个不是心急如焚,谁会在意他们的预报之功呢?

    可万一预报错了。那可就是妖言惑众,灾害之言与封建王朝的稳定影响莫大,皇帝能饶了他们?

    司天监的官员们不好当,很多时候有些左右为难。不过相比之下,预报准确了没什么好处,预报错了可就是灭顶之灾,谁会轻易冒险呢?万一灾害真的发生了,那么事后也不过是个失职之罪,相比于谣言蛊惑之罪轻松许多。

    天象难测,这会是他们最好的借口。至少会是他们的保命符!司天监正安崇宁,人如其名,崇尚安宁,自然而然是报喜不报优。后宫有两位妃嫔有孕,官家正在兴头上。这个时候触霉头绝对是非常不智的行为。

    至于有一定预知的威远侯林昭,因为另有打算,别有用心,再加上狄青那句:小慈乃大慈之敌,便也佯作不知,生生忍着没有说什么。

    于是乎,大宋王朝的各方都有意无意的疏忽之下,干旱少雨并未引起重视,旱灾突如其来。

    正所有人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初了!

    春耕已经开始了许多,种子已经播下了。起初土壤没有墒情,农人们尝试着浇灌,抑或者是认为不久之后就会有雨水,种子总是会发芽的。

    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始终还是没有一滴雨水。种子发芽者不过十之二三,农人们挑水浇灌着仅有的禾苗,可是很快他们发现这似乎有些杯水车薪,土壤太干燥了,挑来的那点水根本无法维持禾苗的生长。而且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村庄周围的河流水浅了许多,并且开始逐渐的干涸。有的地方,甚至连饮水都受到了威胁!

    一场旱灾不期而遇,瞬间便席卷了整个大宋王朝。

    垂拱殿里,赵顼坐在龙椅上一脸铁青。他很恼怒,为什么自己的皇帝之路如此坎坷?即位几年来,竟然没有一年安生过。边患刚刚解除,水灾才过去不久,旱灾又来了,而且还是这么严重。

    “两个月来,除了岭南,其他地方几乎没有下过雨。黄河两岸尤为严重,比如汴京,已经有七个月不曾下雨了……”

    “淮北到京东各路的春耕严重受到影响,减产是必然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