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四章 过河拆桥-《宋王》
第(2/3)页
林昭不禁叹息,为什么总有些不知死活的人要试探自己的底线呢?太不把生命当回事了,何必呢?
实际上,他也是想要通过这次的事情,检验西军对自己命令的执行力,就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
当然了,水至清则无鱼,一味的强硬只会让这些商贩不满,甚至离心离德,心生恨意。关陇乃是自己的根基之地,林昭岂能做自毁长城的事情?
在禁绝宋夏贸易之后,重新恢复河湟商路。林昭表示,只要遵纪守法,听从命令,自己会重新开启关中、秦州、河州经过青唐,厉精城,最后往西域去的丝绸之路。
关陇商人听说之后兴奋不已,他们知道这条商路的价值,如此补偿让所有人心满意足,对郑国公林昭感恩戴德。
林昭微微一笑,一个富饶兴旺的关中对自己大有好处。同时这也算是兑现给董毡的承诺,好稳住吐蕃人。冤家宜解不宜结,至少在这个时候,多一个盟友,少一个敌人,大有好处。
同时也迁移部分的百姓前往河湟一带,屯田农耕。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河湟大军的军粮,河湟与陇右一带,最重要的作用还是用来做牧场。河曲马的产地已经落入大宋手中,从此以后可以为宋军提供大量骏马,提升大宋骑兵的数量与质量,改变在与辽国和西夏作战中不利地位。
军务方面的事情基本都安排妥当,倒是政务,西北各地久经战乱,需要地方官来好好治理。林昭早前开始就向汴京方面提出申请,调派有经验的文官前来西北任职。
在巧妙的运作之下,一批官员陆续开始上任了。凤州(凤翔)知州苏轼是最早上任的,苏辙与蔡京出使高丽归来,立下大功,分别提升为泾原路(泾阳)转运使和同州(大荔)通判,文彦博三子被破格任命为长安提举常平司,主管长安储粮、河运和劳役等诸多事务;曾巩的弟弟曾布出任华州(渭南)知州……
整个西北之地,正义林昭为河核心巧妙地织就一张大网。尽管网上的一些节点并未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在不久之后,他们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将这张大网扩展到整个大宋王朝。
一切安顿妥当,林昭回到长安,已经是三月中旬。自从唐亡之后,长安不再是都城,繁华早已不如当年。
不过在这个春天,曲江池畔,柳絮纷飞,桃花盛开,美不胜收!凋零许久的长安,多了几分生机!
曲池柳色新,汴河两岸肯定也垂柳依依,再来一场朦胧的言语,肯定美不胜收。
该回汴京了!
从去年七月离开汴京,到如今已经有八个月多了,仁宗皇帝的生辰祭礼快到了,必须要赶上。
同时林昭也当真有些想念家人了,想念四个孩子。
秋宁应该已经会走路了,鸿儿和秀宁也都快满周岁了,最小的浚儿自己还没见过,林昭着实想念。
从延州返回之前,林昭就已经向皇帝赵顼上书,请求回汴京探亲。
赵顼很快就同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