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七章 煽风点火-《宋王》
第(2/3)页
邵雍得知后,建议林昭暂缓回京速度!
四月十四换成了三月二十九,足可见赵顼急不可耐,半个月的时间都等不及。如此,很有可能连一两天都等不及。
陕西路宣抚使的职位对林昭很重要,这关系到控制西军,名正言顺返回西北等诸多事情。万一赵顼等不及,趁机很快拿掉林昭的职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即便是证明自己的皇子身份,也可能被赵顼强硬挽留在汴京!如果有陕西路宣抚使的身份,那就不同了,至少可以据理力争!
当然了,或许赵顼不会如此着急,但事关重大,着实不能冒险。
最好的方式就是拖延时间!
而唯一的由头就是装病,选择的地点则是中牟!
这里离汴京很近,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知,也可以及时赶回汴京城。同时,一座小县城隔绝了与权贵交往的可能,不至于被猜忌。如果留下洛阳,那赵顼肯定会猜疑林昭的用心。
西北大战之后,前所未有的赫赫战功,论功行赏自然不会草率,必定要选择大朝会之日。只要挨上几天,过了三月二十和三月二十五的大朝会,就可以顺利撑到二十九那日。
与此同时,邵雍觉得,光是一个陕西路宣抚使的身份,顺利掌控西军怕还是会有难度。思索之后,献上一策!
林昭听过之后大为兴奋,绝妙一招,不怕赵顼不答应!
不过在此之前,需要熬过这关键的十天!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汴京春意正浓。
城中许多百姓争相出城踏青春游,即便是不出城,汴河两岸,金水河,铁塔湖边观景赏春之人也是络绎不绝。
春天给人以希望,汴京百姓全都洋溢在春天的喜悦里。看着别人的笑容,吕惠卿却笑不起来。
他现在是参知政事,副宰相,新党的魁首人物。按理说,这样的身份在大宋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
吕惠卿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取代了王安石,便是指点江山,风光无限。可是很不凑巧,自从他上台之后,大宋侧重点从内政转为对外战争。
西北与吐蕃和西夏鏖战,南方又与交趾打的热火朝天。之前两年又遭受了旱灾和水灾,变法的推行举步维艰。尤其是青苗法,本该在这种时候发挥作用,可是执行过程中,反而给老百姓加重了负担,以至于怨声载道。
王安石好歹是个君子,对属下要求颇为严格。如今他走了,新党官员头顶少了一道束缚,新上任的吕惠卿本就不是善类,上梁不正下梁歪。以至于竟有胡作非为。倒行逆施的行为。
新党受到的诘难越来越多。名声更是不怎能样,甚至连皇帝赵顼都开始有意见了。吕惠卿承受的压力着实不小,大权在握的感觉没有体会到,反而地位岌岌可危。尤其是皇帝的恩宠。若是失宠,后果会很可怕!
这些年他得罪的人可不少,一旦失势,会有多少人想要置他于死地?
吕惠卿殚精竭虑,好不容等到年终岁尾,财政收入这块还看得过眼,皇帝赵顼勉强赞扬的几句。今年年初,百姓生计略有复苏,新法推行还算顺利。赵顼还算满意,吕惠卿脸上才有了一点颜面。
本想趁机出点风头,刷点存在感的,尚未来得及,西北的捷报就到了。
眼下大宋风头最盛的就是战功赫赫的林昭了。如同炙热的太阳,掩盖了他们这些萤烛之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