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铁九郎纳新-《长姐》


    第(2/3)页

    “我什么时候怕过人舌根子了,万事但求心安,我的名声从来就没有好过,若是这些也事事计较在心上,我那日子还能过得下吗?”李月姐淡笑着道,从来,她自那年以要将自家阿奶告上公堂来拒婚后,李月姐便一直是柳洼人八卦的主角,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那倒是,老太在世时曾说过,月姐儿那性子强着呢,不是一般的风雨能打倒的,六郎别担心。”一边郑大伯也难得的笑呵呵道。

    “大伯,你可得赶紧搬个梯子来,我下不来了。”李月姐打趣着道。

    倒是惹的众人一阵开怀,之前的郁闷也就消散了。

    “不过,如今曹夫人一人过活,她身体又不好,还是得照顾一下。”郑大道,虽然曹夫人今天闹了这么一出,但他们郑家是答应了曹管事的。

    “大伯放心,我已经让青蝉跟张氏族长那边说好了,让他们那边派个得力点的嫂娘过来照顾,如今事情闹成这样,如果是我派人过去,曹夫人怕是不愿意接受的。”李月姐道。

    郑大伯点点头:“嗯,这算是稳妥的。”

    “这样,通惠河要重修,曹家大郎做为犯人,肯定要来做苦工服役的,到时候我给他找个轻松一点的差事,隔几天也让他能回家看曹夫人一趟,也能宽宽曹夫人的心。”一边郑典又道。

    郑大点头,这样就最好了。

    晚间,郑大便留下跟郑典吃了酒,随后又说起通惠河的事情:“京城祟文门那边要建钞关,如今京城里好些人物那眼睛都盯在上门,户部一些主事也盯着钞关主事的位置,那可是个肥差。”郑大边咪着酒边道。

    “可不是,便是我这边也有人来走关系,不过,都被我打发了,京城那边神仙多着呢。我听三贵管事的说了,便是阁部的一些人都盯着,不过,那主事的位置怕是皇上心里有数。不会交到外人手上的,我看搞不好由内务府那边出任,这些人都是在瞎想,咱们不沾。郑家有通州漕上这一块就足够了。”郑典道。

    郑大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

    一顿饭吃完,郑大便告辞了。

    王四饭收拾了碗筷下去,青蝉又冲了茶。李月姐跟郑典聊着。

    “大伯是不是对祟文门的钞关有想法?”李月姐想着吃饭是的情形便问。

    “嗯,他是有点想法,说起来漕上的事情虽然赚钱。但说到底比不上钞关上来的轻松气派。漕上的事情是拿命在拼的,前不久,直隶州的两艘漕船就在临清那边翻了,粮食没了不说,连命也丢了,大伯这岁数渐大,我看他原先的心思是想把坛口的事情交给我三哥铁牛。他另外在拉一帮子人去争钞关的差事,不过,那事情我们却不能沾,利益沾多了,惹人眼红,除非大伯能退出通州坛口,可显然,这一块大伯是不想放的,咱家哪能把好处都占尽了,再说钞关那里皇上会盯着,内务府那边会有内侍过来监督,可不是个善地,我刚才那么说,大伯应该能明白的。”郑典道。

    “嗯,那倒是,大伯是个明白人。”李月姐点头。

    随后郑典郑典想着之前回来听到的闲言,又想着这些日子他忙的脚不粘地的,也没时间顾着家里,便起了搬衙门去住的心思:“月姐儿,我这段时间忙,家里顾不上,你们住这里我不太放心,不如住衙门里去。”

    李月姐想想,也点点头,,原来不住县衙里,因着前任留下来的瓜葛,李月姐和郑曲嫌烦,不过,如今前事已了,另外,于子期带着申晴容去淮安上任后,新任御史是四十来岁的清流,福建人,原配过世了,如今独自一个人任,御史府里颇显有些萧条,郑典便让人把前任留下的那几个女人送了过去,如今衙门倒是清静了。

    第二天,李月姐和郑典就带着王四娘和青蝉等人搬进了衙门后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