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郭遵寻《皇诰》-《长乐主》


    第(2/3)页

    “殿下要《皇诰》?”

    “若能一块儿寻得《劝戒歌》,也一并拿来。”高宝德补充。

    “这两部著录非同一般,殿下圣达经猷,博综经史,读书千万,着实厉害!”

    这会儿,又轮到郭遵由衷地夸赞高宝德。

    能开始看《皇诰》,定然是有儒学学识根基在的。

    若无,又怎会先阅这本,文明太后冯氏所著此录,文章深意在于规范皇诰宗制,助导皇孙孝文皇帝继行革新。

    为政意味较浓,须得是有学识之辈,方能看得懂、读得精、悟得透。

    郭遵原只以为,长乐公主和乐安公主二人,来藏书阁一观一览,只是突发奇想,来此嬉乐。

    却没想到,高宝德是真来览阅图籍。

    高宝德不以为意:“近来无事,只准备随意翻翻。”

    郭遵说道:“《皇诰》和《劝解歌》两部著录,主旨深邃,志趣高远,文气豪壮,汇聚先代仁人志士智谋硕果,集儒生思想之大成。”

    郭遵明显读过。

    对这两部著录的评价还挺高。

    他终日在藏书阁,寻便之时,翻看过无数本,他感兴趣的书册。

    高宝德浅笑吟吟,不知可否。

    她看中的,可不仅仅是《皇诰》的文笔豪情。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得深入浅出;维新改度、仁政德洽,刻画得入木三分。真可谓‘笔涌江山气,文腾云雨情’。”高宝德说道。

    文明太后的《皇诰》,当然不是照高宝德所扯的那般,她自己看。

    她明明只是想将它顺给宇文邕读读。

    此间乱世,不能单纯总读黄老。

    这几次,高宝德在宇文邕殿上,见宇文邕看的都是老庄。

    那可不行。

    前魏离现世不选,文明太后冯氏所著《皇诰》,可谓是烛照朝政通途之明灯。

    宇文邕不管日后朝堂之上如何艰难,现在熟习操作起来,无意外地讲是好事。

    “殿下要原书还是誊写本?”

    原书自然是冯太后手书,仅此一份。

    誊写撰写的那些份,是由藏书阁中阁臣所仿,份数很多。

    “将原本拿给本宫,若是有人同借此书,向他报本宫名姓也无妨。”

    她借高洋的狐假虎威,还是能震慑住一些宵小之辈的。

    魑魅魍魉,通通退却!

    高洋此时,正以法服御辇,祀于西郊。高宝德借他之名,丝毫不怕,还颇有气势。

    “诺。”

    郭遵在得到高宝德的指示之后,闪身进阁,为他们拿取书帛。

    藏书内阁之中,有众多的各种门类的书籍竹帛。
    第(2/3)页